后來居上,全面領先的光伏產業鏈
無論是半導體還是光伏,原料都離不開硅。隨著IT、半導體和光伏三大產業的爆發,人類邁過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正快步進入“硅時代”。
雖然光伏產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卻依然不能掩蓋這一產業的巨大優勢和潛力。太陽能主要分為光能與熱能,其中熱能的利用形式以太陽能熱水器和光熱發電為主,而光能則是通過光生伏特原理,通過光伏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即為光伏。光伏產業分為上游硅料、鑄錠、硅片環節;中游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以及下游應用系統六大環節,這些環節涉及企業數量依次大幅增加,整體產業鏈呈現金字塔結構。
在整體產業鏈中,硅料,尤其是高純度的硅料毛利率最高。由于發達國家在高純晶硅技術方面對我國一直采取技術封鎖,硅料自給率低一直是我國光伏產業的薄弱環節。目前我國在高純晶硅領域已有突破,2017年7月,四川永祥5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開工建設,正為真正實現高純晶硅“中國制造”打開突破口。
硅片、電池片和電池組件是當前光伏企業的主要集中領域。當前已開發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有三種,分別為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和聚光電池。其中,薄膜電池和聚光電池在技術層面仍需解決轉換效率低、衰減快和成本高的問題,晶體硅相對更被主流接受,在市場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光伏整體產業鏈中,下游的光伏發電系統和相關產品企業最多,這一環節將太陽能電池、蓄電池、控制器和逆變器等進行整合,以此產生電力。值得注意的是,光伏逆變器是光伏系統必不可少的設備,太陽能光伏產生的電力為直流電,逆變器能將其轉化為220V交流電,因此,逆變器效率的高低是決定太陽能電池容量和蓄電池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華為是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最高的企業,陽光電源緊隨其后,德國SMA和瑞士ABB分列三四位。
綜合來看,我國光伏企業已經基本打通整個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光伏產業離不開制造業體系,在規模效應與制造工藝提升雙重作用下,成本有望持續下降。
光伏產業二次爆發指日可待
太陽能熱水器是對太陽熱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如今,越來越多的光伏應用也正在走入尋常百姓家。對于這一現象行為,政府正予以大力支持,此前,發改委印發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下調了2018年投運的光伏電站
標桿上網電價,“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正式成為可能。
另外,“光伏扶貧”正在廣大農村進行商用推廣,這一計劃希望在農村住房屋頂和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在自用的基礎上,將多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雖然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投資回報周期長達數年,但這筆長期投資將會持續產生幾十年的穩定收益,同時促進節能減排和新農村建設步伐。
從長遠來看,核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在未來能源供給中將進一步提升,但考慮安全性、規模性和實用性,光伏顯然是重要選項。當前的光伏產業發展仍以政策推動為主,但可預見的,隨著轉化率不斷提升和成本逐漸下降,行業二次爆發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