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單晶硅片行業的發展經歷了興盛(2007年以前)——低迷(2008-2016年底)——逐漸復蘇(2017年以來)。興盛期間,行業市場規模曾經超過120億美元。低迷時期,下游需求不振,市場供過于求,導致單晶硅片價格屢屢下滑,行業規模不斷下降,2009年達到了67億美元的低值,且本已進入眾多企業研發范疇的18英寸單晶硅片技術也因此而擱淺。直到2016年,全球單晶硅片行業仍未走出低迷狀態,年銷售額僅72億美元左右。
2017年以來,在下游需求復蘇,以及應用領域產業升級對高性能單晶硅片需求提升等背景下,單晶硅片尤其是8英寸和12英寸硅片當前產能以無法滿足需求,從而導致價格開始快速上升,從2016Q1的0.66美元/平方英寸逐漸上漲至2018年Q1的0.86美元/平方英寸; 2017年全球硅晶圓出貨面積達到118.10億平方英吋,同比增長9.98%;全球硅晶圓市場銷售額達到87.1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0.8%,行業呈現出了“量價齊升”的態勢。
2017年全球硅晶圓產能達1790萬片/月 臺灣產能居全球首位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硅晶圓產能增長迅速,由2014年的1530萬片/月左右(以8寸200mm硅片折算),增長至2017年的1790萬片/月左右,2014-2017年年復合增長率達4.0%。其中12寸300mm硅片產能增長迅速,產能占比從由2014年61.1%上升至2017年64.8%,6寸及以下產能發展緩慢甚至呈下降趨勢。按照當前全球硅晶圓需求趨勢,預計12寸300mm硅片產能占比將持續上升。
圖表1:2014-2017年全球硅晶圓產能統計(以8寸200mm硅片折算)(單位:十萬片)
從全球硅晶圓產能分布來看,全球硅晶圓產能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以臺灣、韓國、日本等為首的國家和地區,三個地區占據了60%左右的硅晶圓產能。具體來看,2017年臺灣硅晶圓(以8英寸為基準折算)產能為400萬片/月,占全球比重的22.35%,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韓國,2017年硅晶圓產能360萬片/月,全球占比20.11%;日本產能310萬片/月。中國產能位居世界第五,僅200萬片/月,且8英寸以下占到了45%。
圖表2:2017年全球單晶硅片(產能)區域分布(折合成8英寸)(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