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多晶領域都有擴產計劃的京運通近期發布了半年報。其中顯示,公司新材料業務產能遷移尚在進行中,業務規模有所收縮,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758.93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6.00%。
雖然新材料業務在業務版圖中占比較小,但京運通依然給出警示:2018年初至今,單晶硅片產品和多晶硅片產品的價格均有不同幅度下降,硅晶產品的原材料價格也有所波動,光伏行業下游的電站建設成本亦逐年下降,整體市場的調整和變化將對公司新材料事業部、高端裝備事業部、新能源發電事業部的經營決策造成影響。
另外,京運通還是不可避免的談到了政策有可能對公司經營產生的負面效應:新能源發電業務是公司四大主營業務之一,且占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和利潤的比重較大。該行業政策依賴度高,今年5月31日關于光伏發電行業的補貼政策調整對公司光伏發電業務造成了一定影響。政府補貼力度削減將導致新建電站收益下降,雖然對公司已建成運營的電站項目沒有影響,但可能降低未來公司光伏發電業務裝機容量的增長速度。
晶盛機電(300316)也在同期發布了半年報,公司2018上半年實現營收12.44億元,同比增長53.79%;歸母凈利2.85億元,同比增長101.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其截至2017年底的主營業務構成中,晶體硅生長設備的占比為80.68%,2016年這一數字為61.86%。而這一部分主營業務的占比上升與光伏產業的“井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通過牽手中環股份(002129)、保利協鑫(03800.HK)等大客戶,晶盛機電的主營業務在收獲增長的同時也暗藏隱憂。隨著531新政引發的行業去產能提速,下游新增設備需求的萎縮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晶盛機電半年報顯示,當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1.53億元。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0.72億元。
作為單晶龍頭,隆基股份的市場地位注定它成為了531新政后的關注熱點。其技術路線與市場選擇成為了行業的風向標。
根據中報顯示,隆基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0.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9.36%;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13.07億元,同比增長5.73%,較2016年同期43.6%的同比增幅已經大幅縮窄。
隆基股份董秘劉曉東近期表示,新政的內容主要是鼓勵技術進步,推動平價上網項目的落地,與行業本身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吻合的。從這個角度看,新政會進一步推動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從而降低成本,推動太陽能發電實現平價上網。這使企業將重心更多地轉向市場,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他認為,未來海外新興市場將是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隆基股份的發聲也預示著行業將迎來平價上網。單晶技術路線與海外新增市場將成為行業的集體共識。
占據這兩方面屬性的企業或許依然有著前景可期的未來。而在此之前,產業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