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我國分布式光伏發展情況
2017年,中國光伏電站新增裝機33.62GW,同比增加3.31GW,增幅僅有11%,而此前2016年的增幅卻高達121%,2015年增幅也超過了60%。由此可見,受補貼拖欠、土地資源和指標規模有限、分布式光伏的爆發式增長等多重因素制約,光伏電站增長開始逐漸呈現放緩跡象。
2013-2017年我國光伏電站發展情況
2017年,華東地區新增裝機14.67GW,同比增加1.7倍,占全國的27.7%;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10.64GW,同比增長70%,占全國的20%;西北地區新增裝機6.22萬千瓦,同比下降36%。由此可見,中國光伏發電裝機的重心已經開始由此前的西北地區向中東部地區轉移。
微電網發展前景
微電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優于大電網,在它出現問題不能及時供電時可以作為后續繼續進行供電,因為不受其他自然因素的影響,是現在我們國家積極去發展和扶持的一個項目。目前我國微電網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進行技術、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
1、微電網運營模式方面:目前我國微電網范圍界定尚不明確,運營模式尚未理順,需要在提高重要負荷的供電可靠性、滿足用戶定制電能質量要求、降低運行成本等方面積極開展適合我國國情的微電網運營模式的研究,為規范和引導微電網投資建設提供有力依據。
2、微電網的發展規劃需要對現有國際同類設施做大量的分析研究,然后經過綜合性的評價與創新開發,創造出新型供電方式,為國內微電網的行業發展建立指引性的標準。
3、微電網關鍵技術方面:微電網運行協調控制技術是微電網技術的核心。雖然國內已開發出微電網運行監控系統,但難以滿足實時性更強、靈活性更高的要求。需要開展微電網協調運行控制的技術攻關,實現微電網內部及與配電網間的協調運行。
對于微電網來說,具有節能、方便、可靠性高等特點,在應用中具有巨大潛力。這對于歐美等國家來說,也非常重視微電網的發展情況,并保持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國內的微電網主要是為了使電能更加低碳環保,破除偏遠地區供電難等問題,結合先進的規劃方法和管理措施,以達到資源利用率高、對環境友好和供電充足等目標。
隨著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發電規模趨于多樣化和分散化,電力系統和設備必須在極端壓力條件下完成“提高可靠性,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的任務,這就產生了對微電網要求。微電網有諸多優勢,比如可以有效解決風、光等清潔能源并網問題;電力運輸半徑小,線損非常低,在出現意外狀況或者自然災害的時候,可以自行提供電力,確保小范圍電力的穩定運行;還可以解決部分調峰和備用問題。
過去數年,光伏、風能等新能源的度電成本、儲能成本在迅速下降,微電網的控制技術不斷成熟,設備生產成本不斷下降,微電網建設的爆發點在不斷臨近。
智能電網的重點任務是發展大規模間歇式新能源并網技術,突破大規模間歇式新能源電源并網與儲能、智能配用電、大電網智能調度與控制、智能裝備等智能電網核心關鍵技術。微電網是智能電網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國家加大對智能電網的投資力度,微電網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微電網技術不斷成熟、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儲能產業發展以及未來化石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微電網將得到爆發式增長。
原標題:微電網使電能更加低碳環保,適合電力發展的需求和方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