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敦楠帶來題為“安徽電力交易關鍵指標分析預測及現貨市場展望”的研討匯報,匯報首先以美國PJM市場的統一平衡集中式和北歐市場的分區平衡集中式為例,從組織機構設置、價格機制、現貨市場出清方式及新能源消納方式等不同方面對比,總結闡述了國外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實踐與經驗,其中,北歐電力市場的擴大市場范圍、審定發電商的報價和完善金融市場以及美國PJM電力市場的異常報價攔截、競價結果檢查和市場行為監管等市場力抑制措施都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匯報還對《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征求電力現貨市場相關功能規范意見的函》做了多角度解讀,解讀內容涵蓋了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運營系統功能規范、電力現貨市場不同運營模式、電力現貨市場結算功能規范等方面,其中,市場對現貨結算系統的實時交易全周期結算、電能結算、輔助費用結算的完整性要求以及支持與其他系統數據集成、與其他市場進行數據交換的業務銜接的接口要求都將是下個階段進行突破的關注點。
圖為劉敦楠做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六:電力交易基本規則和競價策略
由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董軍教授做題為“電力交易基本規則和競價策略”的研討匯報,報告指出,在新電改背景下,對競價策略分析框架及集中競價交易策略的探索愈發重要,總體競價策略分析框架則來源于市場的需求、供給、機構以及影響成本的因素等,而制定競價策略則需要基于成本、基于電價預測以及市場模擬等多個因素的綜合考量,才能做出合理判斷;在談到中長期交易時,她提到當下主要的市場類型仍舊以時間為界,年度、季度、月度和周市場為主要市場類型,而中長期交易的合理規避風險能力、與現貨市場形成的相互替代和競爭作用可有效抑制市場力以及有利于制定長期發電計劃和獲得長期運作效率等巨大優勢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匯報還介紹了基于市場交易的輔助服務及其下屬類型,包括基礎服務和有償服務兩類,分別包括了基礎調峰、基本無功調節以及自動發電控制和有償調峰和自動電壓控制等,我國目前可提供的輔助服務主要有調頻、調峰、備用、無功支持和黑啟動等,匯報最后給出了交易輔助建模方案以及集中競價交易策略的分析等內容,得到了與會學員的一致認同。
圖為董軍做主題演講
交易仿真
20日,為了積極參與電力體制改革,積累電力市場交易經驗,提升營銷人員的專業能力,研討會組織學員進行了安徽省電力交易競價仿真培訓。本次仿真培訓是安徽省內首次電力市場交易實戰演練,吸引了省內市場主體的高度關注。來自全省電力企業、售電公司、大用戶等市場主體近40人參加了交易仿真演練,邀請了華北電力大學董軍、馬同濤等教授進行現場指導,演練采用華北電力大學自主研發的電力市場交易模擬仿真系統,該系統為國內首個可以同時搭建國內多個典型省份電力交易場景的仿真平臺。
本次培訓采用集體授課+實戰模擬的形式,全真模擬當前安徽省中長期電力市場交易模式。仿真演練中,重點演練了安徽省電力年度雙邊協商市場交易、月度集中競價交易、月度掛牌交易等交易品種,搭建了不同供需環境下的火電、風電、水電等電源種類的組合交易,讓學員體驗了電量分配和優化策略。并通過調整交易參數,演練了不同發電成本下競價技巧,學員借助交易輔助工具分析了市場交易情報、利潤空間、報價底線、市場出清點等內容。
演練過程中,隨著學員對交易規則熟練度的增加,各虛擬“公司”的競價策略越來越靈活和老練,從成本測算到模型分析、從單兵作戰到串謀合作,體現出學員對電力市場交易規則理解的深化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市場供需比1.4:1,形勢慘烈,首輪競價發電商行為肯定會偏激進”,“本月來水較枯,考慮當前電源結構,邊際機組很可能是火電”,“要注意偏差考核,波動性電源被考核的概率大”,“保量還是爭價,這是個問題”……現場虛擬公司“老總”緊盯著電力競價交易系統屏幕,緊張地建模測算、制定策略、聯盟對抗,提交報價,上演了一場激烈的電力市場競價交易大戰。
緊張激烈的一天仿真結束后,學員既興奮又充實。來自大唐安徽發電有限公司的學員在總結中表示,通過仿真演練充分認識當前電力市場規則的復雜性,提升了自己對市場營銷業務知識的應用能力,強化了在安徽中長期批發市場交易中的市場分析和報價能力。學員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通過動手實踐熟練掌握了報價技巧, 并稱贊仿真系統仿真程度高、虛擬經營理念先進、配置靈活。培訓老師最后應學員的要求,開設了虛擬賬號,方便大家在今后實際電力交易報價中進行提前演練,適應未來交易規則的調整。
本次研討會對安徽省電改以來總結回顧及未來工作部署產生了積極影響,意義深遠,標志著在新電改背景下向政策解讀與仿真模擬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