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軟性回彈再現跌勢
2019年1-2月份國內多晶硅價格軟性回彈,單晶致密料價格從1月初的7.96萬元/噸小幅回升至2月底的8.03萬元/噸,漲幅僅有0.9%。多晶致密料價格1月第一周延續2018年4季度下滑走勢從7.37萬元/噸探底至7.18萬元/噸,隨后小幅反彈至2月底的7.33萬元/噸,比1月初尚有0.5%的跌幅,且月末已現跌勢。2月份單晶致密料均價為7.99萬元/噸,同比大幅下滑41.6%,2月份多晶致密料均價7.31萬元/噸,同比大幅下滑43.6%。
多晶硅價格軟性回彈:農歷春節前單、多晶硅片市場需求在下游組件海外訂單的帶動下逐漸回暖,加之硅片企業進入備貨階段,國內多晶硅企業部分訂單簽至3月份,庫存消化殆盡,供應緊缺使得多晶硅價格于1月第二周止跌,隨后軟性回彈。春節期間硅片企業開工情況好于預期,不論一線、二線企業,開工率都有部分提升。節后下游需求走勢仍然向好,各硅料企業滿產尚不能滿足現有需求,供應相對緊缺,因此2月份多晶硅價格仍舊延續1月份以來的緩升走勢。綜上,依靠海外訂單需求拉動,國內多晶硅需求增量大于供應增量,多晶硅價格緩慢回升。
多晶硅價格再現跌勢:主要是由于多晶市場相對單晶市場需求疲軟,加之新增產能初始投放量大多用于多晶市場,供應壓力增加,故多晶致密料和疏松料成交價呈現下滑趨勢。
圖 1 2018年1月-2019年2月國內多晶硅現貨價格 來源:硅業分會
二、國內供應創歷史新高
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19年2月底,國內在產多晶硅企業17家(包括1家正常檢修企業)。1-2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共計5.16萬噸,同比增加8.2%,其中2月份產量2.61萬噸,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加2.4%,相比2018年全年月均產量大幅增加20.%,增量主要來自于新增產能的釋放。2月份新疆協鑫、新疆大全、內蒙通威、東方希望等新增產能釋放量合計約在6000噸左右,占總產量的23.0%。
目前國內在產萬噸級多晶硅企業有9家,1-2月份萬噸級企業產量共計4.56萬噸,占國內總產量的88.2%,2月份萬噸級企業產量占比達到90%,集中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萬噸級新增產能產量穩步提升。按產量排序,2月份有7家企業產量在千噸以上,分別為:協鑫、通威、新特能源、新疆大全、東方希望、亞洲硅業、洛陽中硅,前7家企業產量共計2.2萬噸,占2月份國內總產量的84.9%。
從各企業生產情況看,1-2月份檢修企業包括新特能源(小型局部維護)、四川永祥(小型局部維護)、鄂爾多斯、天宏硅業、內蒙東立,截止2月底,除天宏硅業和內蒙東立外均恢復正常生產。保利協鑫旗下江蘇中能硅業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產能維持6萬噸/年產能正常運行;硅烷流化床法5000噸/年顆粒硅項目運行逐步完善,月產量在400噸左右;新疆協鑫6萬噸/年多晶硅月產量逐步提升,達產率已經達到50%以上。通威股份旗下四川永祥1月份進行小型維護,產量影響300噸左右,2月初恢復正常生產;內蒙古通威2.5萬噸產能于2018年10月底投產運行,從11月份開始逐步釋放產量,月產量逐漸增加,截止2月底已基本達到滿產運行;永祥新能源也成功于12月底投產運行,2月份有少量產出。新特能源1月份小型維護,產量幾乎不受影響,新建3.6萬噸/年產能預計3月份量產。新疆大全新增1萬噸/年擴產項目于2018年10月底投產運行,到年底前已基本達產,另外5000噸/年去瓶頸化項目也于2019年1月份完成,截止2月份產能達到3.5萬噸/年。東方希望一期二線1.5萬噸/年產能逐步釋放,一期3萬噸/年產能達產率約80%。
圖2 2018年1月-2019年2月國內多晶硅分企業產量 單位:噸 來源:硅業分會
三、產業布局調整優化
目前中國多晶硅產能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江蘇、四川等地區,產能集中度從2017年初的74.1%增加到2018年底的85.7%,根據各企業擴產規劃統計,到2019年,這四個地區多晶硅產能共計將占到國內總產能的87.6%,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目前國內新建多晶硅項目主流選址在新疆、內蒙和四川地區,另外云南由于其水電清潔能源,也被作為產業發展優勢的選項之一。從以上四個地區生產要素對比來看,電力價格由低到高排序為新疆、內蒙、云南和四川;硅粉價格由低到高排序為新疆、云南、四川和內蒙;蒸汽價格由低到高排序為新疆、內蒙、云南和四川;水價由低到高排序是云南、四川、內蒙和新疆;綜合以上生產要素,并結合區域具體情況,可以看出新疆和內蒙地區能源原材料成本的相對優勢,因此近幾年新增產能大多集中在新疆和內蒙地區。新疆地區多晶硅產能占比從2017年的26.2%大幅增加到2018年的40.6%,2019年預計將達到52.1%,內蒙地區多晶硅產能占比從2017年的8.1%大幅增加到2018年的15.5%,2019年預計約在14.0%左右。
圖3 新疆、內蒙等地產能集中度逐步提高 單位:噸 來源:硅業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