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銀保監會官方發布《關于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圍繞切實增加銀行信貸在小微企業融資總量中的比重、帶動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整體下降的指導思想,提出包括信貸投放、成本管理、風險管控在內的三目標。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鞏固銀行保險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動力和能力,《通知》還明確了在督促銀行深化專業機制建設、優化信貸服務技術和方式、進一步研究完善監管政策方面的政策要求。
2018年2月11日,原銀監會發布《關于2018年推動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銀監會29號文),此次《通知》與29號文相比,對2019年銀行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要求更細致,更具體。
中信建投銀行業分析師楊榮認為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在于2018年提高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質效已取得一定成績,如各家大行均已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如2018年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已經有所下降,因此2019年需要加強建設和鞏固效果。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貸款利率穩步下降,2018年四季度銀行業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7.02%,較一季度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18家主要商業銀行較一季度下降1.14個百分點,較好地實現了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目標。
優化“兩增兩控”總體目標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寬1個百分點
繼29號文提出“兩增兩控”新目標,《通知》提出2019年優化“兩增兩控”總體目標。
在“兩增”目標考核上,《通知》新提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結合經濟走勢和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周期,統籌安排2019年各月度、季度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兼顧全年增速和月平均增速,避免各月度數據出現較大波動。
在“兩控”目標指導上,更為明確地提出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內,在此前29號文中,相關提法為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即國標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貸款)不良率控制在不超過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2個百分點的水平。
銀行分類實施考核不變:明確考核數值 大中型商業銀行要求更高
和29號文相比,《通知》延續了分類考核標準,但在要求上,對大中型商業銀行的要求更高,明確考核數值,對于包括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在內的地方性法人機構的考核中,增加了地方銀保監局的自主權。
在對大中型銀行考核中,首次提出五家大型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2019年力爭總體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30%以上”。同時明確提出;允許2018年完成“兩增”考核目標的銀行將當年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金額還原計算;同時明確指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其各項貸款余額超過10%為放寬考核要求的標準之一。
對于地方性法人機構的考核中,要求各銀保監局在轄內法人機構信貸計劃總體完成“兩增”考核目標的前提下,可對部分機構實行差異化考核,相關標準或條件由各銀保監局自主制定。考慮到存在部分總體風險水平偏高、但正在積極進行風險化解處置的法人機構,《通知》提出對這部分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可在“不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的基礎上適當放寬。
天風證券分析師廖志明表示,相較于小微貸款占比高、定價較合理的中小銀行,大行或受這一政策指導的影響更大,其肩負“頭雁效應“政策任務,在保本微利原則下,讓利或較大。
調動銀行基層貸款積極性 防止資金被挪用至政府平臺、房地產等調控領域
商業銀行小微貸款信貸投放難點之一在于相應的激勵機制不足,在銀行利潤考核指標、不良追責機制影響下,商業銀行,尤其是大中型銀行客戶經理主動做小微業務的意愿不足。
針對此情況,《通知》新增內容,要求銀行完善內部機制建設,通過完善內部績效考核機制、落實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和容錯糾錯機制、提升風險管控能力來充分調動銀行基層“敢貸、愿貸”的積極性。其中指出銀行要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防止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至政府平臺、房地產等調控領域形成新風險隱患。
《通知》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的考核分值權重,將小微企業業務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監管政策落實情況與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考核評優及提拔任用掛鉤。進一步優化對基層信貸人員的考核激勵方式,適當下調利潤考核要求。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重點明確對分支機構和基層人員的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進一步將授信盡職免責與不良貸款容忍制度有機結合,對分支機構可執行差別化的容忍度。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未超出容忍度標準的分支機構,在無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行為的前提下,可對分支機構負責人、小微業務部門和從業人員免予追責。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對小微企業貸款資金流向的監測,做好貸中貸后檢查,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防止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至政府平臺、房地產等調控領域形成新風險隱患。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強化對小微金融從業人員的內控合規管理,嚴防內外串通挪用銀行低成本小微企業信貸資金進行“套利”的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