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史上最嚴苛的“531斷奶新政”、補貼政策持續收縮后,中國光伏市場將逐步從增量市場向交易市場發展,行業集中度會在整合后有所提升。由普華永道中國及德國萊茵TV集團(下稱TV萊茵)近日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作出上述預測。《白皮書》認為,未來中國新增分
“在未來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全面放緩的情況下,行業內大中型企業將更多倚賴收并購的方式獲得裝機容量的提升,而行業內小型企業受國家補貼兌付延后以及經營風險影響,現金流壓力較大,有可能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實現退出。中國光伏市場將從綠地市場逐步向存量電站交易,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普華永道中國能源行業并購專家魯冰分析稱。從國內市場看,前十大光伏電站運營企業裝機占比為30.28%。
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交易特征將出現分化。
普華永道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及礦業并購交易主管合伙人翟黎明認為,傳統集中式地面電站領域面臨存量電站的兼并與整合,而分布式電站將面臨更多元化的投資者與更具挑戰的投資需求。“我們發現,除了傳統光伏電站企業投資者外,基金、金融投資機構,希望通過分布式光伏獲得能源成本優勢的園區/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甚至跨行業進入者,例如部分全球500強非能源企業,都有可能通過投資光伏市場,兌現使用綠色能源的社會承諾。”與傳統的大型地面電站相比,分布式光伏規模較小,可以直接安裝在個人和工商業屋頂上,易于就近消納。
TV萊茵大中華區太陽能服務副總裁鄒馳騁提出,光伏電站資產交易過程涉及的風險很多,主要可歸納為技術、財務及商務三大類,其中技術風險會集中反映在電站設備、項目管理、系統性能和運行維護等方面,這些風險將會影響到電站系統的安全、質量整體性能和發電量。因此,在光伏電站資產交易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技術盡職調查,識別和分析來自電站生命周期每個階段和層面的各種潛在的技術風險,評估這些技術風險對光伏電站質量,性能和安全方面的影響以及對電站交易的影響,都至關重要。
《白皮書》中,TV萊茵除了深入分析光伏電站技術盡職調查如何識別和評估風險,還基于關鍵設備、測試數據的失效統計和特定階段一些典型的風險環節進行細致的解讀。
長遠來看,普華永道及TV萊茵認為,以太陽能為主的綠色能源仍將是能源結構調整的重點方向。中國正在逐步出臺的更多扶持綠色能源的政策,包括售電側改革、綠證機制、綠色能源的配額制管理等,均將有望促進光伏市場的回暖和進一步發展。而國內新能源技術及輸配電網市場化機制的不斷進步, 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長期動力。
作者: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