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成為最大出口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作為歐洲最大中轉口岸的身份。2019年我國對荷蘭出口8.5GW,同比增長482%,2020年1~5月已達到5.5GW,同比增長44.1%,預計全年將達到14GW,同比增長60%以上。
我國對智利出口光伏規模尚小,但增長迅速。2020年5月,我國對智利出口光伏組件150GW,智利成為我國第十大出口目的地國家,1~5月出口780GW,同比增長287%。
智利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發電持積極態度,2016年發布2050能源計劃(Energy 2050),目標在2025年以及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分別實現20%和70%,2019年將目標更新,計劃2040年取消燃煤發電,205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智利可再生能源發電結構中,光伏占比50%。
目前智利共計舉辦過三輪可再生能源競價,其中第一、二輪的項目多半在2017年已完工。從今年的海關出貨量來看,2019H2出口量開始增長,進入2020年之后持續處于高位,新一輪的競價可能會在今年6月份舉辦。
2020年5月,我國對日本出口數量0.54GW,同比下降1.4%,1~5月出口2.29GW,同比減少2.5%。從歷年月度出口數量來看,沒有明顯的季節波動。
日本光伏組件的海外進口占比自2018年起不斷增加,2019 Q4達到85.2%,同比增長11.1 pct。海外占比增長的同時,裝機量的季節波動逐漸被拉平,整體裝機水平呈現出穩中有升的趨勢。
我國光伏組件出口企業排名基本穩定,晶科、晶澳、阿特斯、天合、隆基樂葉、東方日升組成第一梯隊,與其他企業拉開顯著差距。從歷史數據來看,頭部企業出口數量波動趨勢基本一致,與我國整體出口規模相匹配,市場份額穩定。
2020年5月,晶科以1.08GW的出口量繼續位居榜首,市占率18.1%,阿特斯(0.59GW)、天合光能(0.59GW)、隆基樂葉(0.56GW)、晶澳(0.53GW)以接近的出口量緊隨其后,出口規模前五位企業合計出口3.35GW,CR5為56.1%,相對于2019年5月CR5=47.6%,龍頭廠商優勢更為顯著。
第一梯隊中,5月出口量晶科能源(+38.2%)、阿特斯(+33.7%)、隆基樂葉(+46.9%)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天合光能(+4.2%)、晶澳太陽能(+1.1%)出口量與去年同期持平,東方日升(-30.9%)出現下滑,各廠家表現出現分化。
疫情對生產造成短期沖擊,但對需求端沖擊較為持久,從目前海外裝機數據來看,光伏仍然擁有非常強的需求剛性,并且在降利率、成本快速下降的大背景下,光伏更能夠發揮優勢,成為能源設施建設的主力選擇。我們預計Q2國內搶裝主導需求,Q3起海外在疫情影響弱化后逐步復蘇,全球年裝機有望達110~120GW。目前國內已基本全面復工,訂單生產將加速推進。市場份額方面,歐洲、南美洲出口占比有所提升,海外市場更加多元化。我們看好組件出口占比較高的頭部企業晶澳科技、東方日升、隆基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