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從節能熱源系統、熱泵鍋爐設備節能改造,到熱回收型大型機組節能改造,再到熱能綜合控制系統應用……技術的革新、區域能源的應用推廣,無不強調著日本由“低碳化”邁向“脫碳化”的迫切需求和對實現能源轉型目標的野心。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區域能源應用已覆蓋日本139個地區。
當前,伴隨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區域能源系統也加入到了智能化的“大軍”。
在我國,“互聯網+”智慧能源理念正逐步滲透,相關示范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在理念認識、技術、政策等層面與日本存在一定差距,日本的實踐經驗對我國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辻清一舉例說,智能控制引入方面,索尼仙臺技術中心就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引入控制變頻冷凍機臺數,智能控制可實現控制一次側水泵冷水變流量、冷卻水變流量和冷卻塔變風量。
更深層次的則是引導能源在區域層面的網絡化應用,為此,日本2002、2007年兩次發布相關促進導則,詳細闡述了能源面域利用的實施流程、相關法規手續等,并重點探討了將城市內部廣域分散的低品位未利用熱能,通過構建區域熱網進行有效利用的可能性。做好宏觀引導的同時,并頒布一系列激勵制度,切實了有效推進了各地區域能源的網絡化利用。
以東京豐洲碼頭區域智能能源網絡項目為例,2014年,豐洲碼頭地區開始構建智能能源網絡,其利用智能能源中心和ICT(信息通信技術)導入,可對設備進行實時最優控制,為區域內4個地塊提供電、熱等綜合能源服務。根據預測,通過導入上述智能能源網絡,該項目可以實現年二氧化碳減排3400噸,減排率達40%。
據公開材料顯示,作為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京以2020年奧運會為契機,提出了構建智能能源城市的發展愿意。為此,東京都政府還推出了“智能能源區域形成推進事業”的補助制度,計劃在2015—2019年間投入55億日元,用于補助熱電融通網絡及熱電聯產等項目的初期投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