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除中國等少數國家和地區外,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均出現下降。盡管如此,風能、太陽能等少數新能源產業卻在全球范圍內逆勢大幅增長,業績亮眼。受此影響,新一期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也發生不少變化,表現出以下新特點:一、總營收逆勢增長2021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下稱“500強”)
2020年,全球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除中國等少數國家和地區外,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均出現下降。盡管如此,風能、太陽能等少數新能源產業卻在全球范圍內逆勢大幅增長,業績亮眼。受此影響,新一期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也發生不少變化,表現出以下新特點:
一、總營收逆勢增長
2021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下稱“500強”)總營業收入實現逆勢增長,達4.41萬億元,比2020年的4.22萬億元增加1845億元,同比增長4.50%(見圖1)。2021“500強”入圍門檻小幅增加至16.12億元,比2020年的15.54億元增加0.57億元,同比增長3.37%(見圖2)。
圖1 2017-2021年“500強”總營業收入(萬億元)
圖2 2017-2021年“500強”入圍門檻(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風電三巨頭Vestas Wind Systems A.S.、Siemens AG和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占據了“500強”前三的位置,且營業收入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見表1、表2)。
表1 2021“500強”排名前三企業
表2 2021“500強”排名前三企業歷年排名
二、國家分布更廣泛
2021“500強”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39個國家和地區,比2020年的38個增加1個。其中,中國(含港澳臺地區)有協鑫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14企業入圍榜單,排名第一;美國有General Electric Company、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Valero Energy Corporation等64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二;日本有Panasonic Corporation、TDK Corporation等52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三;德國有Siemens AG、Nordex SE等24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四;韓國有LG Chem., Ltd.、Samsung Sdi Co., Ltd.等20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五;法國有Total SE等12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六;芬蘭有Neste Oil Oyj等10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七;意大利和印度分別有9家企業入圍榜單,并列第八;英國則有8家企業入圍榜單,位居第十(見圖3)。
三、發達國家優勢擴大
從入圍企業數量來看,在2021“500強”中,來自發達國家的企業數量達255家,比2020年的238家增加17家;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數則由2020年的262家減少17家至245家(見圖4)。
圖4 2017-2021年“500強”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國家企業數量
從入圍企業營業收入來看,在2021“500強”中,發達國家企業的營業收入達23993億元,比2020年的22116億元增加1877億元,同比增長8.49%;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則由2020年的20118億元減少33億元至20085億元(見圖5)。
圖5 2017-2021年“500強”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國家企業營業收入(億元)
從入圍企業營業收入占比來看,在2021“500強”中,發達國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占“500強”總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4.43%,比2020年的52.37%增加2.06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占比則由2020年的47.63%減少2.06個百分點至45.57%(見圖6)。
圖6 2017-2021年 “500強”新興市場國家與發達國家企業營業收入占比
由此可見,2021“500強”發達國家全面占優,與新興市場國家相比,其營業收入及占比的優勢在擴大。造成這一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韓國。2021年7月,韓國在聯合國第68屆貿易和發展理事會會議中正式被認定為發達國家。韓國一直是全球新能源的重要力量,在歷屆“500強”中,韓國企業入圍數、營業收入占比等一直名列前茅(見表3)。因此,其身份轉變對兩大集團的統計數對比有很大影響。這也是2021“500強”發達國家全面占優且優勢明顯的主要原因。
表3 2017-2021年 “500強”韓國企業入圍數和營業收入占比
作者:魏秋利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