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意見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系統謀劃、總體部署。《意見》提出,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
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意見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系統謀劃、總體部署。
《意見》提出,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強化國家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和地方各級規劃的支撐保障。加強各級各類規劃間銜接協調,確保各地區各領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標、發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協調一致。這意味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將圍繞著雙碳目標的落地展開。
“在雙碳目標落地的路線圖中,除了雙節減排之外,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將尤為重要。”業內人士指出,“相比石化能源,以風能和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不僅清潔還具有可再生的特點,因此在雙碳目標落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結合不久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的要求,本次雙碳目標落地路線圖再次給綠色低碳能源吃下了“定心丸”。
不過,即使是在如此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下,一些對新能源的質疑也并沒有消退,尤其是對光伏的誤解還有很多,比如:光伏產業是高耗能和高排放的,做光伏得不償失,光伏全生命周期的發電量都抵不上生產多晶硅的能耗;光伏系統最終形成的減排能力是不足以彌補多晶硅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的…這些錯誤認知,對于發展新能源、早日實現雙碳目標,是巨大的阻力。
這意味著,厘清光伏與多晶硅身上的誤解,對光伏更好的普及與發揮更大價值至關重要。
光伏年產能可減碳3.5億噸
早在2016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便針對“光伏系統發電不足以彌補生產組件的耗電量”這一觀點進行過辟謠。
在中國,生產光伏發電系統的能耗環節包括制作硅砂、硅料、硅棒、硅片、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系統建設所需鋼材、水泥、線纜、逆變器等系統部件的制造、運輸和安裝,其總能耗約為1.52度/瓦。
根據全國的平均光照條件,光伏發電的能量回收期約為1.17年,考慮到光伏組件的線性質保普遍在25-30年,其產生的清潔電力已超過制造能耗的20倍以上。此外,隨著技術進步,如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及組件功率的提升,光伏項目的全部能量回收期只會越來越短。
作者: 來源:投資者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