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接連發布“雙碳”戰略重磅文件,將非化石能源再度拉上了輿論熱點。但眾所周知,非化石能源中裝機增長最快的風電和光伏波動很大,需要搭配儲能。現有的儲能方式里,最穩定可靠的抽水蓄能在選址上存在先天限制;電化學儲能發展迅猛但在安全、壽命等方面還有待加強。要想建立堅實可靠的新型電力系統,還需要更多新型儲能技術
學術界則更早意識到了壓縮氣體儲能技術的重要性。在《中國能源報》2019年的報道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稱,壓縮空氣儲能是減少棄電、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它可以成為電網削峰填谷的主力,逐漸做到不讓高效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而且,只需以1:10的比例配置就可在現有基礎上大幅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等天然綠能的利用率約20%。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陳海生則更是將壓縮空氣儲能列為唯一可與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大規模儲能技術。在《中國能源報》的報道中,他表示壓縮空氣儲能的規模至少要100MW,達到抽水蓄能的標準,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另外,效率要從現在的50%—60%提升到接近70%,這樣相比抽水蓄能和化學電池,就具有了足夠強的競爭力。
不過,同比肩抽水蓄能這樣的遠大目標相比,目前的壓縮氣體儲能項目規模顯然有些小。對此,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孫奇向觀察者網表示,只要德陽新型二氧化碳儲能的實驗項目能夠取得成功,由于受選址約束小,那它就可以迅速獲得推廣,系統擴容也要相對容易,只需要增加足夠多的容器,再把壓縮機和發電透平功率做大或采用多單元制就可以了,擴容后每千瓦時的成本造價也會相應降低。
他還透露,目前二氧化碳儲能技術研發和工程化應用我國都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當金壇的大規模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后,那么我國的壓縮氣體儲能技術就可以說處于世界上一個比較領先的位置了,后續產業化發展潛力巨大。
作者:李煥宇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