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高瓴資本豪擲158.41億元,拿下隆基股份6%股份。彼時的隆基股份已經坐穩全球光伏硅片、組件雙第一的位子,年內股價漲幅也超過兩倍。市場驚嘆不已的同時,也折服于張磊“追高買漲”的勇氣。對于2021年A股的光伏行情而言,這僅僅是個開始。截至12月10日,2021年以來Wind光伏指數上漲了69.98%
光伏組件還賺錢嗎?
在業內,阿特斯一向以“穩健”著稱,其創始人瞿曉鏵曾對外表示,不想做老大。
根據世紀新能源網的統計,2011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五名是阿特斯,過了十年,2020年出貨量第五仍然是阿特斯。
而當年排在阿特斯前面的無錫尚德、英利能源,已經被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后起之秀所取代。
但這樣一家經歷十幾年風雨不倒、以“穩”字優先的企業,想在科創板上市,被交易所發問詢函質疑最多的問題之一,卻是“發行人是否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在12月6日對上交所的回復中,阿特斯表示,2021年1~9月,公司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8億元和-4.83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12.83%和138.73%(未經審計);同時,預計2021年度歸母凈利潤為0.11~1.22 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4.30~-3.19億元。
Wind數據顯示,這將是阿特斯自2014年以來歸母凈利潤最低的一年。事實上,阿特斯的業績隱憂去年已經出現。2020年,阿特斯總營收同比增長7.38%,但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42.30%。加上各類政府補助等,阿特斯當年的歸母凈利潤才達到16.13億元,同比減少7.99%。
在外人看來,光伏產業近幾年的發展呈烈火烹油的勢頭,阿特斯為何卻增收不增利,差點要虧損?
一位行業分析師向時代財經指出,近年來光伏硅料、硅片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行業的利潤更多被產業鏈上游企業賺走,位于行業下游的光伏組件企業的利潤率因此出現下滑。
光伏產業鏈圖譜。圖片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報
在招股書(上會稿)中,阿特斯也將公司業績下滑歸因于“原材料價格、境外運輸價格的波動”。
Solarzoom數據顯示,從2020年初至今,硅片價格指數上漲了75.53%,同期的光伏組件價格指數漲幅僅為9.88%。
硅片價格指數。圖片來源:Wind
組件價格指數。圖片來源:Wind
到了11月,居高不下的硅片價格終于開始松動。11月30日,硅片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宣布硅片降價;12月2日晚,中環股份(002129.SZ)公布的最新單晶硅片價格,對比11月也全面下調。
然而,這一降價或許來的有點晚了。
阿特斯在招股書中表示,雖然“硅基材料的市場價格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但是預計2021年全年扣非后的經營業績仍將出現虧損。
12月9日、10日,時代財經以郵件、電話等方式聯系阿特斯,詢問公司如何看待2022年原材料行情,是否考慮加強上游硅片生產投入等問題。對方工作人員表示,之后將由專人回復采訪郵件,當時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回復。
阿特斯在給交易所的回復中則強調,公司在技術研發、經營等方面與同行業公司沒有重大差異,組件單價并非公司組件業務毛利率下滑的原因,而是組件的生產經營成本增加導致。
海外運輸價格上漲,是阿特斯認為成本上升、業績下滑的另一大原因。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相較于疫情前已經翻了三倍多,并且今年以來始終居高不下。
相比同行,阿特斯的海外營收更高,更容易受到海運價格影響。2021年上半年,同行業公司境外收入比例平均為66.47%,而阿特斯高達81.60%。
阿特斯遇到的這兩大難題也是行業普遍的問題。12月10日,一家光伏組件企業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海運運費和原材料漲價,是他們公司2021年利潤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根據阿特斯給交易所的三輪答復函,今年行業內企業大多是“增收不增利”的狀態,毛利率平均下滑4.21%。
例如,晶澳科技上半年總營收大增48.77%,歸母凈利潤漲幅僅1.78%;晶科能源總營收下滑僅0.78%,歸母凈利潤跌幅卻達到9.50%。
光伏組件企業“增收不增利”的問題,在下半年有所緩解。
阿特斯在12月6日對上交所的回復中表示,“綜合毛利率由2021年上半年的6.19%以及2021年第二季度的 7.70%增加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10.54%“。
上述光伏組件企業工作人員也告訴時代財經,“隨著年初低價訂單完成之后,光伏組件的出廠價格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公司的利潤率在下半年有所修復。”
成本過高成為了光伏組件企業2021年的業績增長桎梏,隨著2022年光伏組件一線企業全部回A,新的一輪競爭或將剛剛開始。
面對老朋友、新對手們,投資者也將在同一個市場內,用股價給各家公司的表現作出公平的“打分”。
原標題:活下來的光伏巨頭們,2022年將在A股重聚!前中國首富也要回來了
作者:魏亞霖 來源:時代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