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值超1700億元的光伏組件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的一紙公告又給光伏產業的話題點了把火。7月28日晚間,晶科能源發布公告,擬發行不超100億元可轉債,主要用于擴大新型電池片、組件等優質產品產能。A股上市僅過半年,作為行業內首家組件出貨突破100GW的企業、2022年上半年組件出貨重回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又拋出
近日,晶科能源攜Tiger Neo系列組件亮相全球最盛大的光伏展會之一德國慕尼黑Intersolar展會,晶科儲能系統以及BIPV產品也同步亮相此次展會,宣布正式登陸歐洲市場。也是近日,晶科能源還參加了越南光伏未來能源大會,這是自疫情以來越南的首個線下活動。
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在全球太陽能組件市場份額已超80%,過去十年中國對光伏產業投資超500億美元(合486億歐元),為歐洲的十倍,十大領先光伏企業均位于中國。IEA秘書長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中國的大規模投資使全球光伏發電成本下降80%,但也造成了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地理高度集中構成潛在挑戰,根據目前投資,中國將很快在關鍵原材料方面達到95%的市場份額,特別是目前供不應求的原料多晶硅。據IEA估計,為實現可再生能源轉型目標,到2030年太陽能電池板產能需增加一倍,行業新增投資達1200億美元,從業人員翻一番至100萬人。
大勢之下,光伏電站質量不能“掉鏈子”
“雙碳”之下,新能源領域的展會就是產業發展的“晴雨表”。
2022濟南太陽能展舉辦數日后,7月28-29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六屆新能源電站運營及后服務研討會在濟南成功舉辦,憑借過硬的電站運維服務實力與成長性,晶科科技(601778.SH)榮獲主辦方授予的“吉瓦級新能源電站運維里程碑”殊榮。2021年,公司代運維規模達2360MW,同比增長38.82%;運維收入8488萬元,同比增長 53.23%。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大數據技術和智能分析平臺的應用,線上管控,線下維護,可為全球光伏電站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智慧運維解決方案。另外記者注意到,日前,由晶科科技投建的富士康光伏分布式項目成功并網。
光伏發電因其可再生、無污染,被視為減碳的抓手之一,同時是新能源革命的顛覆技術之一。因此,光伏發電的競爭優勢正日益凸顯。
7月29日下午,合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受邀參會的晶科能源CEO陳康平透露了不少好消息,“今年預計整體將完成產值100億元以上,實現投產當年過百億。我們計劃全面推進二期、三期項目的設備安裝調試,力爭到明年一季度實現滿產,2023年預計完成產值超200億元。”
他透露,合肥基地也是全球N型TOPCon生產線規模最大、量產最早的生產基地,承載著晶科能源引領光伏電池技術從P型向N型全面轉型升級的重任,全部達產后,將成為公司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拓展發展版圖、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產能基地。晶科能源(金昌)有限公司年產10GW單晶切片項目這個8月也將試投產。晶科能源采用目前行業最先進的方法,制成的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可達24.7%,生產工藝在整個行業處于第一梯隊。
2021年,光伏成為全球電力行業投資的領導者,占所有可再生能源投資的近一半,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相關機構預測,2030年,光伏發電量占全球總發電量將達到約19%,到2050年,將達到約29%;2030年,光伏裝機量將接近5221GW,到2050年,將超過14036GW。
利好政策促進中國光伏快速發展。據統計,1-6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共出臺50余條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涉及指導規劃、創新發展、監管消納、金融補貼等各個方面。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光伏發電裝機達3714.5萬千瓦,同比增長45.2%,持續位居全國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