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虛擬電廠的確有益于解決電網波動問題,但單靠“一勞永逸”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和電力安全有關的所有問題并不現實。伴隨著極端天氣帶來的全國多地區域性電力短缺時有發生,電力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人們重視,與電力調度相關的“虛擬電廠”概念在資本市場驟然炙手可熱。8月26日,深圳市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正式舉行揭牌儀式,成為全國首家虛擬電廠管
在他看來,虛擬電廠要想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商業模式,其首要條件是要一個健康穩定的電力市場機制,使得運營電力市場的機構有利可圖。“在國外,‘虛擬電廠’運營比較成功的地方,都是電力市場運行成熟的地方,在國內,由于電力市場還處于建設過程中,配套機制不健全,‘虛擬電廠’還看不到商業模式。”
深圳創維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同樣認為,解決電力市場化交易問題是虛擬電廠發展的重中之重。
“虛擬電廠拋開一切表象和概念,本質上就是電力市場化交易。”金鑫表示,中國虛擬電廠其實在軟件產品、技術和商業化模式上都不難,但癥結在利益的統籌兼顧,要解決電力市場化交易中的現實問題,需要中長期的努力。
被熱捧的概念股
8月26日,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舉行揭牌儀式。這是國內首家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標志著深圳虛擬電廠邁入快速發展新階段。
據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相關負責人對外介紹,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建成具備100萬千瓦級可調節能力的虛擬電廠,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負荷5%左右的穩定調節能力。
劉廣一評價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成立時認為,其為驗證虛擬電廠的作用做了一個試驗,但距離真正的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資本市場的表現則熱情得多。
8月28日,虛擬電廠概念相關個股迎來大漲。當日收盤,金智科技、北京科銳漲停,另有恒實科技漲愈15%。
根據東北證券研報,我國涉及虛擬電廠業務的上市企業分為兩類:虛擬電廠聚合商,主要企業包括:恒實科技;以及虛擬電廠軟件平臺服務商,主要企業包括:國能日新、國電南瑞(600406)、國網信通、東方電子、遠光軟件(002063)、朗新科技(300682)。
華西證券研報預測,到2025年,虛擬電廠的投資建設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平均每年投資建設規模達到105億-200億元;2030年虛擬電廠的運營市場規模將超過4500億元。
券商機構認為,東方電子業務全面對標國電南瑞,公司在調度領域國網份額第二,僅次于國電南瑞,其已有多個虛擬電廠的項目實施案例,其中“粵能投”虛擬電廠管理項目是南網首個基于市場交易規則設計的虛擬電廠。
國能日新則是發電功率預測龍頭,電力交易市場有望拉動公司第二成長曲線。公司自2020年起開展虛擬電廠業務,虛擬電廠亦離不開對分布式光伏等資源的精準預測能力;同時,結合發電功率預測產品及電力交易策略產品,公司能形成發電側與負荷側數據的打通與良性互動,為相關業務運營主體提升經濟效益。
朗新科技則是用戶側能源數字化領先龍頭+能源互聯網唯一平臺企業,其深耕用戶側20年,運營“生活繳費”“充電樁”等場景,并發展電力大數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