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的鼓舞下,全球新能源發展突飛猛進,風景獨好。
歐洲,受俄烏沖突影響,煤油氣電價格飆升,新能源成為救命稻草。
美國,在綠色新政刺激下,新能源成為能源政治正確的風向標。
欠發達國家,傳統能源,特別是新增煤電,嚴格受限,新能源被動成為能源的主要增量。
中國,“雙碳”熱火遍了大江南北,新能源分布式
在“雙碳”目標的鼓舞下,全球新能源發展突飛猛進,風景獨好。
歐洲,受俄烏沖突影響,煤油氣電價格飆升,新能源成為救命稻草。
美國,在綠色新政刺激下,新能源成為能源政治正確的風向標。
欠發達國家,傳統能源,特別是新增煤電,嚴格受限,新能源被動成為能源的主要增量。
中國,“雙碳”熱火遍了大江南北,新能源分布式、互補式、集中式、大基地等風起云涌,各路豪杰跑馬圈地,行業發展坐上火箭,等待騰飛。
特別的是,光伏、風電,包括海上風電已不再需要補貼,可以與傳統電力同臺競爭,甚至壓價競爭,新能源隨時翻盤,可望成為全球能源的主導和主力。
有經濟學家鼓吹說,新能源就像20年前的中國房地產,絕不能錯失良機。
業界惶惶然,
一是新能源產業是不是遍地黃金,未來天空無限大?
二是全民投資新能源,會不會出現批量的“爛尾樓”?
三是新能源發展是否有硬約束?能否有效突破瓶頸?
發展迅猛,全球新能表現優異?
分地區全球新能源年新增裝機 圖片來源:IRENA
在歐洲,自2019年《歐盟綠色協議》達成以來,歐盟各國紛紛表態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著“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可持續歐洲投資計劃”及“公正過渡機制”等財政支撐持續發力,2019年歐洲年新增光伏裝機環比增長超100%,接近22 GW,年新增風電15.2 GW。
歐盟各國新增光伏裝機 圖片來源:Solar Power Europe
在美國,拜登政府上任第一天就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并在當年推出《合并撥款法》和《2020年能源法案》,支持新能源投資建設,后又推出《兩黨基礎設施法》和《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IRA)等財稅支持政策,其中IRA法案將聯邦光伏投資稅收抵免政策(ITC)直接延期十年。2021年當年,美國新增光伏裝機23.6 GW。
美國光伏新增裝機 圖片來源:SEIA
中東地區,土地資源廉價、光照資源豐富且項目授信極高,一直是全球光伏最低電價紀錄的誕生地。多年來,該地區年均新增裝機規模一直在1 GW左右,2019年更是接近3 GW,截至2021年底,累計裝機近24 GW。根據各國公布的《2030愿景》統計,新能源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中東年新增裝機情況 圖片來源:IRENA
東南亞之越南,自2018年開始,光伏裝機高速增長。2018年初,越南光伏裝機容量僅134 MW,按照越南政府的規劃,到2025年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4 GW,但截至2020年底,越南累計光伏裝機超過16 GW。截至2021年底,越南風光累計裝機20.7 GW,占全國電力裝機的27%,占總發電量的12%,領先中國超2個百分點。
在欠發達地區,如非洲,一方面在全球“雙碳”目標的政治導向下,傳統火電站的投資受限,另一方面受益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非洲甚至有跨過化石燃料直接使用清潔能源的趨勢,從2014年開始,年均可再生能源裝機均超過2 GW。
非洲新能源(不含水電)累計裝機情況 圖片來源:IRENA
在中國,隨著“雙碳”目標提出,新能源裝機規模更是突飛猛進,截至2021年底,中國風光發電裝機規模比2012年增長了12倍左右,新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1萬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已突破11億千瓦,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
全球資本市場反應強烈,投資者蜂擁而入,各類新能源公司股價屢創新高,全球能源新ETF自2020年的低位上漲近3倍。在中國,各種“茅”的稱號在新能源產業鏈不斷涌現。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模式也在不斷壯大、創新。從分布式到集中式,從多能互補到清潔能源大基地,從單一綠電制氫到“氫-電”耦合,新能源與我們的生活也愈發緊密。
作者:湯雨 趙榮美 王進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