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雙反利劍直插中國光伏企業命脈,多晶硅價格暴跌,國內近九成硅片企業停產,4家光伏制造企業IPO遭證監會否決。雖然太陽能企業讓投資者唯恐避之不及,卻依然不能阻止相關企業上市圈錢的沖動。
日前,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斯特”)招股說明書對外披露,福斯特擬發行581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為40010萬股,擬于上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EVA太陽能電池膠膜、共聚酰胺絲網狀熱熔膠膜、太陽能電池背板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早在去年二季度起,國內光伏產業出現雪崩,特別是四季度主要太陽能相關上市公司幾乎清一色的發布業績大幅滑坡公告。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同為太陽能電池配件提供商的A股掛牌公司,亞瑪頓(22.26,0.56,2.58%)(002623.SZ)、愛康科技(7.30,0.02,0.27%)(002615.SZ),今年一季報業績雙雙變臉,股價連創新低。但讓人看不懂的是,福斯特2011年業績卻逆勢同比大幅攀升,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福斯特能獨善其身?
行業地位源自關聯方
公司招股說明書稱,據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出具的行業研究報告,自2006年后,福斯特的市場占有率快速提高,2008年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15%,名列全球第三位(數據來源:浙江可再生資源行業協會的研究報告)。
盡管EVA 膠膜行業作為光伏配件行業之細分行業,針對該行業的權威、持續、公開的數據及分析較少,目前尚未有EVA膠膜行業2011年度主要企業及市場份額情況的相關數據;但福斯特招股說明書依舊高調宣稱,根據其2010年度產品的產量及全球光伏電池產量的公開數據推算:2010年福斯特EVA膠膜的產量約為10900萬平方米,按行業組件平均轉化率水平估算可封裝6.8GW的光伏電池,而2010年全球光伏電池產量為27.2GW,則2010 年度福斯特生產的EVA膠膜約占全球EVA膠膜市場25%。
“如果福斯特2010年已經占有全球25%的市場,那么以其2011年高達44.37%的營收增長率,2011年其全球市場占有率肯定繼續上升。按照其上市計劃,福斯特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年產18000萬平方米EVA太陽能電池膠膜項目建成后(建設期兩年),公司將新增EVA膠膜產能18000萬平方米(2011年度公司EVA 膠膜的產能僅為15000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兩年后的2014年,福斯特EVA膠膜的產量將是其2010年的3倍,在太陽能行業日薄西山的狀態下,其市場占有率能否翻番提升和有效消化該產能?”一位業內人士對福斯特的估算持懷疑態度。
此外,在福斯特招股說明書中多處引用了浙江可再生資源行業協會(以下簡稱資源協會)提供的相關數據,那么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又如何呢?
據了解,資源協會是一行業性民間組織,類似的組織在全國各省市有很多,遼寧、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均有類似冠名的組織。這些組織均為會員制單位,各會員向協會定期繳納數額不等的會費。
耐人尋味的是,福斯特是資源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同時為資源協會光電分會副會長單位。福斯特向資源協會繳納會費,之間產生財務往來,資源協會出具的研究報告對福斯特行業地位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上市前3年應收賬款猛增5倍
那么福斯特這家自稱世界三甲的EVA膠膜巨頭,真實經營狀況又如何呢?
招股說明披露的數據顯示,雖然近三年公司營收快速增長,但毛利率水平卻出現驟降。2009年~2011年,福斯特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05%、44.79%、36.78%,同時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從2010年的346%驟降至2011年的10.76%。
令市場最為擔憂的是,福斯特應收賬款余額近三年呈現幾何級數放大,2009年~2011年這一數字分別達到0.84億元、2.25億元和4.9億元。
按照福斯特在招股說明中進行的解釋,“201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仍保持環比逐季增長,第四季度環比下降了18.71%,下游行業處于暫時性低谷,導致下游客戶的資金普遍緊張,對客戶的收賬期也有所放寬,因此2011年第四季度在營業收入環比下降,應收賬款余額仍有12.72%的環比增長。”
財務人士指出,一些企業在上市前為了多融資往往“突擊營銷”。“突擊營銷”手段往往是增大銷售優惠幅度或放寬客戶的收賬期等;其結果是企業應收賬款急速膨大、利潤及利潤率快速增長;但其后果則是企業壞賬風險加大。
在去年三季度,福斯特主營項目EVA膠膜業務收入達到歷史淡季最高點,之后第四季度出現雪崩式滑坡。數據顯示,福斯特主營業績與國內光伏產業上市公司的業績波動保持同步。由于2012年一季度數據沒有公開對外披露,參照相關企業亞瑪頓、愛康科技的業績表現,福斯特難以做樂觀估計。
業績變臉風險大
記者仔細查閱福斯特招股說明書后發現,福斯特對光伏產業前景描述極盡溢美之詞,但對去年下半年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困局分析卻是輕描淡寫:“國內部分小型光伏組件企業已出現減產、停產現象。”
實際上,早在2011年9月就有媒體稱:“鑒于歐債危機的蔓延及德、意等光伏大國削減補貼,在過去幾個月里,國內已有50多家太陽能企業倒下,三分之一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作為佐證,在美國上市的尚德、晶澳、中電光伏、賽維LDK等光伏企業,在二季度業務均出現虧損。”
保利協鑫一位高管當時也對媒體透露,2011年8月份國內進口多晶硅總量已超過6000噸,相較六七月份增加1000多噸,但下游的消費量沒有變,這說明部分多晶硅企業已經減產了。
2011年12月,浙江省光伏中小企業聯盟會長羅之彤更向媒體透露,當時浙江已經有80%的光伏企業停產,且其預言到了年底停產企業會更多。
長江證券(9.02,0.10,1.12%)同期的研究報告也顯示,“與需求相比,全球多晶硅產能過剩、行業競爭激烈,多晶硅價格持續走低,處于國內大部分多晶硅生產企業成本線之下。生產無法盈利導致國內80%~90%的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在產企業新建或擴產計劃紛紛推遲,以應對行業景氣大幅下滑對企業的負面沖擊。”
前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福斯特主要產品處于產業鏈中上游位置,相對來說較下游多晶硅行業抗風險能力略強,但是目前來看年內多晶硅價格難有復蘇可能,產業鏈條的緊張局面也會向中上游企業迅速傳遞。
同為光伏電池配件提供商的亞瑪頓、愛康科技,已經率先感受了行業低迷帶來的經營壓力。去年四季度兩家公司雙雙業績大變臉,愛康科技今年一季報更是單季每股虧損0.13元。兩家公司股價持續暴跌,目前甚至較招股發行價縮水幅度接近50%。
大同證券研究員蔡文彬向記者表示,亞瑪頓為太陽能電池玻璃片配件提供商,愛康科技則提供相關五金配件產品,這兩家企業均處于光伏產業鏈中游位置,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的陸續減產停產對兩家公司影響嚴重。
隨著太陽能產業的日薄西山,以往炙手可熱的光伏概念股IPO也陷入了冰點。近半年以來歐貝黎、天能科技、快可光伏、日地太陽能等光伏企業IPO申請紛紛遭證監會否決,因為這些企業在去年四季度業績均出現急劇滑坡,市場的擔憂之一是行業衰退給企業帶來的成長性快速下降。
一位券商分析師提醒,亞瑪頓、愛康科技先后于去年三季度前后上市,當時光伏產業處于景氣度相對高點,兩家公司成功圈錢后即步入業績滑坡的下行通道。
身披高科技、高增長的雙重光環,號稱行業龍頭的福斯特,光鮮財報的背后是不是同樣隱藏著業績變臉的陷阱呢?
事實上,除了下游行業企業停產需求快速滑坡的風險之外,上游原材料漲價導致其成本快速上升的趨勢同樣讓投資者倍感焦慮。
福斯特招股說明書也承認:進入2011 年,隨著世界原油價格的上升,2011年第三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EVA樹脂的價格已經達到歷史高位,公司無法完全消化EVA樹脂價格上漲的壓力。
福斯特主要產品EVA膠膜的原材料為EVA樹脂(VA 含量為28%~33%左右),該原材料占生產成本的比重較高。報告期內,在EVA 膠膜的生產成本中,EVA 樹脂成本占比均在80%以上,因此EVA 樹脂價格變動對發行人生產成本的影響較大。
福斯特指出,2011年公司EVA 膠膜的毛利率已低于2010 年度的水平。未來年度公司的高速成長存在趨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