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歐洲一直引領著全球光伏發電市場,而我國制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多晶硅產品。正是這種生產和消費的巨大不對稱,近年來我國多晶硅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反傾銷訴訟的壓力,直接導致多晶硅產品的價格劇烈波動,也引發國內關于光伏產能過剩的普遍憂慮。2012年5月,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發布了《2016年全球光伏市場展望》,對未來幾年全球光伏市場的前景作出了十分樂觀的預測。該報告詳細分析了主要光伏市場國家的發展態勢,明確指出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的光伏發電市場正在迎來快速增長的新機遇。
從全球來看,歐洲市場已經主導全球光伏市場多年,但是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受能源需求的拉動,未來光伏市場增速最快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中國、印度、東南亞、拉丁美洲、中東和北美。那些光照資源豐富、光伏發電成本已可與柴油發電機的峰值發電價格相當的國家和地區,在2020年可達到60GW~250GW的新增裝機容量,2030年將達到260GW~1100GW。隨著光伏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滑,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會在10年內使用上平價的光伏發電。
展望2012年,德國和意大利仍會占據50%以上的全球光伏市場累計裝機量。位列全球累計裝機量前十的非歐洲國家有日本、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等。
在2011年全球新增近30GW光伏裝機容量之后,光伏市場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在悲觀的適度增長模式下,2016年之前,歐洲以外光伏市場的增長已經不能彌補歐洲光伏市場增速的放緩,因此未來光伏市場增速將放緩。在政策驅動模式下,歐洲光伏市場將保持20GW~25GW左右的年新增裝機量,其余市場的占比將會呈上升趨勢。預計2016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75GW,其中有2/3的新增裝機量是由歐洲以外的市場貢獻的。
在適度增長模式下,2012年或2013年全球累計光伏裝機容量將會達到100GW,而在政策驅動模式下,在未來5年內將有超過350GW的光伏發電系統并網。
意大利:市場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從監管方面看,2011年意大利光伏市場略顯復雜。雖然意大利《能源法案三》于年初剛開始實施,但很快于2011年6月被《能源法案四》所取代,并且《能源法案四》對當前至2016年的上網電價做了明確規定。在其于2010年底提交給歐盟的“國家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NREAP)中,意大利預測其2015年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5.5GW,2020年達到8GW。
在2011年,意大利有9.3GW的光伏系統接入電網,有3.5GW是在2010年底安裝,但在2011年并入電網,因此不能享受《能源法案二》中的上網電價,其中有1.5GW享受到了《能源法案三》的政策,剩下的2GW享受《能源法案四》的政策。在本報告出版時,《能源法案四》仍備受爭論,即年光伏補貼是否應限定在60億歐元~70億歐元。截至2011年年底,根據當前的裝機量,意大利的光伏補貼金額已達到55億歐元。《能源法案五》正在討論制定中,并且極有可能促使光伏市場在該法案于2012年下半年正式實施前發生井噴,使得2012年新并入電網的光伏裝機量達到6GW。意大利2013年的市場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取決于設定安裝上限的市場控制機制是否發揮作用。
德國:今年市場將大幅增長
2011年德國新增裝機容量達到7.5GW,再次創下新的紀錄。由于光伏系統價格在2011年快速下跌,并且原本預計在7月進行的FiT(上網電價補貼)調整可能取消,這導致了第四季度裝機量的強勁增長,僅12月安裝量就達到了3GW。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3GW是否真的被安裝和并網(由于“商業投產”的概念,它允許系統在實際連接到電網之前先被注冊),但是這再次顯示市場對于未來FiT消減所表現出的強勁活力,并且強調了需求緊張以及充滿活力的市場控制機制。進入2012年,由于政府宣布FiT將在2012年4月大幅削減,僅在第一季度就安裝了1.9GW的光伏系統。盡管政府的意圖限制了光伏裝機量的過快增長,但預計2012年市場仍將大幅增長。
然而,在德國,幾個細分市場的新FiT現在是低于零售電力價格。如果工業界能夠像現在這樣,持續保持低的利潤率,這種低價可能有利于自我消耗。
以月為單元調整FiTs的新機制的效果仍然未經證實,但考慮到價格下降的趨勢,原則上應該定期調整光伏補貼費率,這可以避免未來發生像2011年那樣的爆炸效應。
美國:2016年市場超過10GW
美國在2011年創紀錄地安裝了近1.9GW的光伏發電系統。大部分集中在2011年最后一個季度,有近800MW。在政策扶持方面,1603法案從2012年開始失效,使得新的光伏發電項目融資更加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2011年的最后3個月的搶裝潮。2011年,80%的市場集中在7個州:加利福尼亞州(30%)、新澤西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州。
美國在住宅、商業和公用事業3個細分市場方面的光伏應用比較平均。住宅市場約占新增裝機量的15%,它的發展越來越多地由第三方所有者推動,而不是住戶本身擁有。商用系統增長非常迅速,2011年達到近45%的市場份額,它主要在加利福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發展,預計在未來幾年將在馬薩諸塞州、馬里蘭州、北卡羅來納州和亞利桑那州等其他州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1年公用事業系統項目推動市場大幅增長,占新增裝機容量的40%。購電協議(PPAs)是推動這一細分市場發展的關鍵。還有許多儲備項目:在未來5年內,將有9GW已簽署購電協議的項目完成安裝(其中有3GW已經獲得融資并已開工建設)。
2012年第二季度美國市場出現了快速增長。此外,許多公用事業項目將大量安裝光伏設備,即使他們不屬于政策支持的范疇。美國市場很可能在2012年至少達到3GW,在2016年超過10GW。
法國:屋頂光伏系統增長大
去年,法國有超過1.6GW的新系統并網,主要是在2010年完成安裝的,只有不到10%的設備是在2011年安裝的。
2011年3月以來實施的新政策旨在限制每年的裝機規模為500MW。100kW以下的光伏系統的FiT較高,可以實現收益,100kW以下的FiT則非常低(略高于0.10歐元/千瓦時)。更大的項目則必須通過招標。2011年,開發商必須等到夏天才能投標,這些復雜的招標結果直到2012年才會告知,系統安裝需要的時間則更長。這意味著一大部分項目是在2010年年底獲得,在2011年或者2012年開始安裝,直到2012年才能與電網連接。
在這個重要的選舉年,關于國家能源結構的問題已經在法國有過多次辯論。但是無論如何,和能源相關的觀念都不可能導致RES(可再生能源系統)發展方式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對于大多數政治家,核電仍然是首選的低碳技術。
目前,光伏發展的希望主要來自于在購電協議的框架內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其中第三方開發商擁有和經營在FiT框架之外的光伏發電系統。另一個增長來源是自發自用的屋頂光伏系統。
日本:開發潛力約230GW
日本在光伏成為主流技術之前就開始開發光伏。多年來,日本市場增長迅速,2010年安裝了990MW。2011年3月的福島核災難使日本重新考慮其能源戰略。2011年,日本新增裝機量達到1.3GW,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官方的目標是在2020年累計光伏裝機量達到28GW,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