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上午,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在天津出席了由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主持的中德企業家論壇,代表中國光伏產業發言,呼吁中德兩國企業在太陽能領域本著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的原則,加強溝通、互利合作。
高紀凡在中德總理主持的中德企業家論壇發言
高紀凡指出,兩國光伏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德國電力裝機總量25%是太陽能裝機,其太陽能產業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機遇。中國的太陽能產業現已達到萬億元人民幣規模,電池組件制造能力全球領先。兩國企業間的合作使德國的上網電價從2004年起的0.64歐元降至目前的0.16歐元,使太陽能發電的成本由十年前的十元人民幣一度電降至今天的一元人民幣一度電,使德國政府支出不斷減少、投資人持續獲利,讓德國客戶對太陽能產品的可靠性和發電量表現的滿意度持續提升,使德國政府的清潔能源目標得以實現,同時解決了德國環保、能源安全、就業和出口增長的多重挑戰,也使中國走出去的領先企業在合作中實現了持續發展。這種共贏模式,是中德通過合作為兩國乃至全球創造的巨大財富,彌足珍貴,需要持續加強。這種互利共贏的局面值得共同維護,雙方有能力通過協商與合作解決當前面臨的挑戰。
高紀凡在發言中就中德合作推進全球太陽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建議,希望德國政府推廣德國眾多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成功經驗,鼓勵德國太陽能企業與中國同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中國和全球市場,并吸引中國太陽能企業赴德投資,與當地企業和研發機構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于此同時,建議中德兩國政府和企業建立太陽能發展合作機制,互享政策和技術經驗,共同實現綠色發展。
光伏國際貿易爭端的問題引起了中德兩國高層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據新華社報道,論壇前一天,中德總理已經就協商解決光伏領域的貿易問題達成了一定共識,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光伏產業的有關問題,避免反傾銷,進而加強合作。這是解決貿易爭端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第二輪中德政府間磋商的一個重要成果,對世界也會起到示范作用。溫家寶在第二輪中德政府間磋商結束后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會見記者時說,在貿易領域,中德雙方要以實際行動反對保護主義,協商解決彼此重大關切,并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方面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