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尚德高管透露,目前金緯和施正榮的首要工作都是尋找新的投資者,“第二,要讓政府信任我們,第三才是客戶。”
外界很難猜測CEO金緯在進行這一切改革時,作為董事長的施正榮內心的真實想法。長久以來施正榮一直想找一名CEO,金緯也正是施正榮千挑萬選出來的人才。
“感謝施博士和公司其他董事給我這個機會,我期待與施博士共同努力……”金緯在就任公告中說道。
沒有人意識到,此刻,危機正在潛藏中。
“搞不清尚德誰說了算數”
一個難以掩蓋的事實是,曾試圖一起努力的董事長施正榮和被外資基金扶上位的新任CEO金緯之間,逐漸產生了嫌隙,并逐漸擴大至高層站隊。
外界難以探知裂痕究竟是如何產生的,但CEO作為股東權益的代言人,可以確定的是,在尚德的股東意見發生分歧時,CEO可能偏向了另一方。
無錫市政府的人士也證實二人的矛盾讓事態更加復雜。“搞不清兩個人的情況,誰說了算數。”來自無錫市政府的內部人士說。
讓尚德產生更大內耗的則來自于尚德的股價。
9月21日,尚德收到來自紐交所的退市警告,根據規定,尚德需要在此后6個月內,在任意時段內使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高于1美元,否則將面臨退市。
這是受雇于董事會的新任CEO金緯所不愿意看到的,為了保全美國上市公司尚德電力,金緯提出了讓尚德電力子公司無錫尚德破產的提議。
各方拒絕評論當時施正榮的態度,但這種斷臂求生的做法立刻遭到了無錫市的強烈反彈。
參與尚德談判的人士透露,無錫尚德背負了大量中資銀行的債務,而美國上市公司尚德電力則“干干凈凈”,這種保全美國投資者的利益,犧牲無錫尚德的做法讓無錫市難以接受。
另外,無錫市擔心,尚德的管理層為了拉升股價,會冒著難以回款的風險,拼命簽單出貨以保證財報靚麗,最終的苦果也需要無錫尚德來咽下。
“他們希望縮股以抬升股價,或砍掉無錫尚德,總之一切能保全上市公司的做法。”上述人士透露,在9月的談判中,無錫市為了保全當地經濟和銀行的債務安全,表示寧愿選擇讓尚德退市。
談判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
不過,尚德的生死牽扯江蘇省幾百家中小型光伏企業的生死——他們或是尚德的供應商、代工廠,或是尚德合作伙伴,或拿著同一家銀行的貸款。這讓江蘇省的底線相對明確,維護穩定的前提下,“這是江蘇省最不能承受的打擊”。
在時隔兩個月后,無錫市長朱克江造訪尚德,表態支持尚德,這被當地政府解讀為終于“對上面有了交代”。
尚德再國有化?
事實上,來自中國銀行的2億元對尚德是杯水車薪,在更高層面的壓力下,無錫高調的表態和有限的付出也被認為是審時度勢之舉。
過去60天內,一個個拯救方案無疾而終。市場甚至流傳過央企中節能、中海油,以及江蘇民企保利協鑫收購尚德,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在南方周末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多晶硅產業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國資委內部文件中,國資委明確要求各家央企“對需要建設的(包括新建、擴建、并購)多晶硅項目,報國資委審核后實施”。
中節能的知情人士透露,在2012年7月11日該文件下發后,不僅是對多晶硅,各家央企對整個光伏項目的并購都謹慎起來。
這一次,若真正救尚德,只有讓國有背景的無錫國聯接盤。
二者在十年前就有過一次交鋒。2001年1月尚德成立時,施正榮以40萬美元現金和160萬美元的技術入股,占25%的股權,無錫國聯信托投資公司、江蘇小天鵝集團等國企出資600萬美元,占75%股權。2005年為了讓尚德順利上市,無錫市強令國有股份退出,成全了尚德,挫傷了國聯。二者恩怨從此埋下。
事實上,早在2012年年初,無錫就提出施正榮將個人的全部股份從尚德退出,由無錫國聯接盤的建議。作為政府出手拯救的條件,無錫市希望尚德國有化之后能重新更換管理層。據接近尚德的另一位光伏企業董事長透露,政府甚至考慮過聘請國外光伏企業作為管理方。
施正榮拒絕了這一提議。“站在施總的角度,尚德已經不僅僅是一家企業了,作為無錫的名片,光要我犧牲不公平。”一位尚德高管認為,現有的高管經歷了危機磨煉,無論哪種方案保存下這個團隊才最重要。根據尚德2011年報,施正榮個人在尚德電力擁有30.2%股份,其家族信托持有29.4%股份。
實際上,施正榮此舉并不出乎無錫市的意料之外。
一個難以置信的事實是,無錫市稱至今為止尚德的門依舊沒有對他們完全敞開。“我可以幫你,但你必須先允許我的財務、法務都進來做盡職調查,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死賬、壞賬。”2012年9月的談判中,無錫市對尚德高管說。
雙方的不信任感在不斷加深,而地方政府也在對全球光伏市場的反轉心存幻想。“等到明年3月,市場還沒有好轉,可能才會真正下決心出手挽救。”
對于無錫市最后的拯救方案——無錫國聯接盤,一位無錫國聯的副總裁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不想談論尚德”。
恩怨多年,最終要走在一起?據接近施正榮的人士透露,國慶長假最后一天,施正榮提著補品去看望了無錫國聯的董事長王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