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靴子背后
同樣存在幕后推手
在德國,薩克森是東部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州,這里過去曾因出產褐煤而出名,不過現在,這里有全歐洲最重要的光伏太陽能設備生產基地——德國的光伏廠商SolarWorld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就設在了薩克森。
如同美國對中國通信設備廠商中興與華為展開調查背后,頻頻出現競爭對手思科的身影一樣,每一場貿易戰,都會有相關利益者充當推手。歐盟有史以來涉及金額最大的這次光伏“雙反”調查,同樣有幕后推手。SolarWorld就是這個推手。
SolarWorld是一家在全球制造和銷售光伏產品的企業,通過整合所有的太陽能產業鏈,從原料到模塊產品,從太陽能電池板貿易、銷售和建設配套,有人說,在歐洲SolarWorld控制了太陽能技術發展的各個層面。
歐盟先期啟動的反傾銷調查,正是源于SolarWorld聯合其他數家歐洲太陽能板制造商一同向歐盟委員會提起的申訴。這一申訴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剛剛啟動的反補貼調查,則是由一個名為EU ProSun的歐洲光伏產業聯盟推動的。這個聯盟是由25 家光伏太陽能企業組成的,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家,依然是SolarWorld。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雙反”調查,同樣是由這家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推動發起的。
以SolarWorld為首的部分歐洲光伏廠商向歐盟委員會指控,中國以廉價信貸的形式向本國太陽能企業提供巨額補貼,從而使這些中國廠商在歐盟這個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光伏太陽能產品。
但不是所有歐洲廠商都認同SolarWorld并愿與其站在一起,負責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眾多歐洲零售商,更青睞物美價廉的中國光伏太陽能產品。
歐盟光伏反補貼調查公告發布后的第一時間,這些廠商組成的產業聯盟當即發表聲明:“人們不應忘記,整個太陽能行業,不論是中國還是歐盟,都受益于某種形式的公共支持。促成這些公共支持的,是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目標。太陽能行業之所以能成為最具活力、發展迅猛的行業之一,這些支持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