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太陽能公司董事長胡榮柱:
企業轉型謀求脫困
開拓市場進行突圍
當前中國光伏產業內外交困,就外部因素而言,歐債危機,美、歐雙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利潤下降,主要出口市場業績下滑。國內光伏產業發展時間并不長,市場狹小且未找到介入電網的合適模式,難以并網發電。從行業內部看,制約其發展的最大問題是關鍵設備、技術、市場三頭在外,頭頭是痛。長期以來,中國光伏被尷尬的困在“微笑曲線的”的底端,大量中國光伏企業只是光伏產業里的“富士康”,賺得是代工的錢,這種模式如今已發展到盡頭了。
中國光伏企業要規避風險、改變現狀,就需要向“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和發電延伸。面對內憂外患的尷尬局面,中國光伏企業該如何進行突圍之路?企業自身謀求轉型才是脫困最關鍵的因素。雖然中國光伏業未來是光明的,但這絕對不意味著可以坐等時機到來,中國光伏產業亟需經歷一輪刮骨療傷的陣痛、臥薪嘗膽的反思和大浪淘沙的“洗牌”,對現有的發展思路和模式進行徹底地整頓和梳理,從管理、技術、質量、品牌、隊伍五個方面全面升級。
此外,加大對國內市場和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直接投資無疑是規避貿易壁壘,轉移消化大量產能的一條重要途徑。
國家電網中電普瑞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廣福:
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電網技術將成為解決可再生能源接納問題的有效技術手段
目前世界各國電網都面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接納、電網升級改造和遠距離大范圍電能輸送等問題的挑戰。當前交流輸電技術以其電壓變換容易、功率易于提升的優勢,替代了早期的直流輸電技術,但也遇到了其特有的輸電穩定性和同步性等瓶頸問題。
而隨著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新一代的直流輸電克服了早期的技術瓶頸,并在長距離大容量輸電和分布式發電并網等場合體現出了較大的技術優勢。憑借其技術優勢,多端直流輸電和直流電網技術已成為解決國內外可再生能源接納問題及我國長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問題的有效技術手段。
未來的十年將是我國直流電網技術和建設快速發展的階段,雖然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仍將是解決我國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問題的有效手段,但對于我國區域性新能源并網和消納的問題,多端直流和直流電網技術將是有效的補充,強交強直的交直流互聯電網將成為我國電網架構的基本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