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奧康的勝利,減弱了國際貿易中對中國企業的針對性
奧康在歐盟的完勝,不僅是鞋業的勝利,也是中國企業在應對反傾銷案中的里程碑,僅就眼下而言,或許可為光伏業的繼續奮戰鼓足勇氣。
奧康案的中方代理律師蒲凌晨認為,奧康此次在歐盟高等法院的勝訴,不但解決了法律問題,更為中國鞋企未來面對反傾銷等國際貿易爭端問題找到了相關法律依據,對中國鞋企國際化提供了更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這對屢次遭受貿易保護主義‘迫害’的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是一劑強心針。”第一農經分析師王強說。
有分析指出,此前,中方企業在對抗歐盟反傾銷的爭辯中,鮮有獲得法律意義上勝利的案件,此次奧康的獲勝,不僅可為未來鞋企面對反傾銷等國際貿易糾紛提供借鑒。同時,對國內企業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或許光伏企業可以現學現用。
光伏遭遇歐美雙重“打擊”
11月8日,中國光伏企業遭遇了雙重危機。
奧巴馬剛剛宣布成功連任,美國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前半個月,公布了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終裁結果,以6票全部贊成通過了此前美國商務部的裁決,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這意味著美國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案”畫上了句號。
作為強制應訴企業,尚德電力將被征收31.73%的反傾銷稅和14.78%的反補貼稅;天合光能則被征收18.32%的反傾銷稅和15.97%的反補貼稅,為避免與反補貼稅重復計算反傾銷稅,還將從中扣除10.54%的出口補貼,即尚德和天合光能的最終合并稅率分別為35.97%、23.75%。而其他應訴企業則采用平均稅率30.66%。此外,對于其他沒有應訴的中國光伏產品制造商征收249.96%反傾銷稅和15.24%反補貼稅。
同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即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啟動反補貼調查。而此前,其對于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已在進行中。歐盟委員會當天的一個新聞稿稱,歐洲太陽能企業協會9月26日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及其主要部件得利于不公平的政府補貼。
為了應對光伏企業在歐美市場份額的下滑,多部委聯合發文支持光伏產業發展。11月10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組織申報金太陽和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通知》(下稱《通知》),對深陷資金鏈緊張和“雙反”案漩渦中的光伏行業再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