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浩
文/圖 吳軍杰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目前最好的系統集成技術,集成之后的系統發電效率,大約也只有系統裝機容量的70%-80%。而這部分集成的損失,正好可以通過跟蹤技術來補足”
清晨的昆山,緊鄰滬寧高速和京滬高鐵的一個開發區內,一條小河環繞著一座工廠的東、南兩面。工廠的大門旁,一座高約五、六米的雙軸跟蹤光伏發電系統倒影在清澈的河水中,隨著晨曦粼粼起舞,給寧靜的工廠平添了幾許舒適與安詳。
大門口,常常有幾輛滿載卷扎鋼板的重型汽車,在排著隊等候卸貨。
越過汽車,很容易就被大門對面樓房上那幅巨大的廣告牌吸引,廣告牌上兩行醒目的大字——“我們為您解決精確跟蹤太陽的問題。我們可以讓平單軸的成本與固定支架一樣,甚至更低!”——則與地面上矗立的幾組單軸跟蹤的光伏系統彼此注解,競相述說著這個工廠的故事。
站在那幾組平單軸跟蹤光伏系統跟前,這座工廠的主人——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博)董事長蔡浩,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于平單軸跟蹤系統市場前景的自信。
蔡浩相信,包括單軸和雙軸在內的跟蹤光伏支架,正在成為改變光伏發電系統贏利能力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他對《太陽能發電》雜志記者表示,平單軸跟蹤系統必然將大量運用,并將對傳統的固定支架光伏系統集成模式形成顛覆性的沖擊。
隨著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逐漸變化,蔡浩的自信,看起來是比較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