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上周(4月30日-5月1日)光伏行業輿情略偏輕松,沒什么焦點。這個熱點不斷的行業,道也算難得片刻寧靜。近日,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分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這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的重組事項走完內部程序。兩者重組雖早已不算什么新聞,但畢竟這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合并,拋開那些宏大敘事的意義不談,兩者重組
整體來看,上周(4月30日-5月1日)光伏行業輿情略偏輕松,沒什么焦點。這個熱點不斷的行業,道也算難得片刻寧靜。
近日,國電電力和中國神華分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這標志著國家能源集團的重組事項走完內部程序。兩者重組雖早已不算什么新聞,但畢竟這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央企合并,拋開那些宏大敘事的意義不談,兩者重組事件對電力行業及新能源行業發展格局無疑均會帶來巨大影響,其后續舉動值得關注。
雖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過平常事,但審時度勢攸關企業興衰,卻是不可不察。
近年來,光伏行業發展之勢似乎正在趨向一種“合”,不僅上游制造業集中度越來越高,下游應用市場也有這樣的趨勢。
上周國家電投黃河上游公司宣布將建設的全球單體最大的水光風多能互補工程,就是個例子。包含了416萬千瓦水電、400萬千瓦光伏、200萬千瓦風電,并涉及多項清潔能源技術,這樣的項目,恐怕光伏行業的企業沒幾家能玩得起吧?
這會不會成為未來應用市場的發展趨勢呢?
與我們追求越來越大的項目不同,規模性光伏電站在日本市場似乎遇到了一些阻力。近日有報道稱,日本一些地區的民眾正在發起抵制在當地修建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抗議活動。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則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近日在北京召開的“2018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來自30多個國家的400多家單位出席的這次大會,發布了全球能源互聯網“骨干網架”、“發展指數2018”等多項成果。
有報道稱,這是繼納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工作框架后,全球能源互聯網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實現了從“規劃圖”到“施工圖”、從“新理念”到“可操作”的重要突破。
這個以另一種形式講述“集中度”的宏大架構,似乎一直都頗有爭議,距離多數光伏企業的現實經營都有點遠,遠不如一些具體的技術信息對業內企業更有參考價值。
比如,日本研究人員在上周就宣稱,采用了一種穩定、高效且相對便宜的鈣鈦礦材料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
阿爾塔設備公司也在上周表示,其最新的單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不僅重量比上一代電池減少了40%,且功率重量比達到了160%,該款輕量化的柔性電池將可能被廣南用于無人機、汽車、傳感器等設備。
另外,一個來自于斯坦福大學的華人科學家團隊在《自然-能源》雜志上刊發的一篇學術文章,也引起全球能源界的不少關注。據稱,其發明的新型錳氫氣儲能電池(Mn-H)可循環充放電超過1萬次,且成本低、壽命長、能量密度高,有望在大規模儲能領域帶來巨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