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開始介入中國與歐洲之間越來越嚴重的貿易爭端,并警告稱歐盟(EU)對于中國產光伏面板以及電信設備的調查將適得其反地損害歐洲消費者的利益。
“這兩類產品和設備案對中國相關產業、企業和就業將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會損害歐洲用戶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在出任總理后的首次外事訪問中,李克強在周日前往柏林的途中表示:“我們表示堅決反對。”
李克強的講話標志著中國最高層領導人首次就貿易爭端發表意見。針對光伏產品的調查目前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這是歐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貿易調查。
歐盟必須在6月6日之前決定是否執行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提出的方案,對進口的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平均幅度高達47%的臨時性反傾銷關稅(傾銷即產品銷售價格低于成本)。歐盟各成員國應在上周五之前提交對提案的立場。隨著最后期限的臨近,支持和反對征收關稅的雙方即使在周末期間都在努力游說,試圖把尚未作出最終決定的成員國政府爭取過來。
從周日的情況來看,投票形勢非常微妙,多位熟悉這項調查的知情人士聲稱,27個成員國中多達15個已對征收反傾銷稅表示了反對。歐盟委員會拒絕證實這一情況,而這一數據本身似乎并不確定。
德古赫特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歐盟委員會將“關注”各成員國所持立場。他補充稱:“在當前階段,任何可能出臺的臨時性舉措都是為了重新平衡市場而采取的應急方案,來自中國光伏面板產業的傾銷行為以及不正當競爭已經威脅到了歐洲企業的生存。”
按照歐盟規則,歐盟委員會,而非各成員國,將對是否施加臨時性關稅做出最終決定。在缺乏來自多數成員國政府支持的情況下強行施加關稅將使德古赫特身陷尷尬境地,并在貿易調查于12月得出最終結果的過程中削弱他的影響力。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長格雷格•巴克(Greg Barker)上周帶領多位能源企業的高管奔赴布魯塞爾,試圖說服歐盟委員會終止對于中國光伏產品的調查。德國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Philipp Rösler)則敦促德古赫特通過協商找到解決辦法。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將于今日在布魯塞爾與德古赫特會面,商討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調查案,以及歐盟即將對中國電信網絡設備供應商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及中興(ZTE Corp)發起的調查。
李克強總理是在訪問德國之前發表這番講話的,德國是中國在歐盟范圍內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吳海龍也恰好在今日出版的英國《金融時報》中撰文指責布魯塞爾方面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昨晚在柏林表示:“德國將盡一切努力,以保證在這些會談中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