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備受關注的中歐光伏貿易“價格承諾”方案將正式開始實施。毫無疑問,這一關系全國光伏企業生死存亡的方案將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史中的一道分水嶺。在此背景下,四川光伏企業又將何去何從?
記者昨日從業內獲悉,為促進我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正醞釀出臺一份《關于促進我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消息人士透露,該《報告》不僅分析了我省光伏產業在工業經濟的地位,還計劃向省政府提出促進我省光伏產業走出困境并健康發展的思路和措施。對于陷入生存困境的四川光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重大利好。據悉,該《報告》目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
目前,四川省所產多晶硅約占全國產量的15.21%,擁有生產光伏發電設備完整的產業鏈,產能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三。
措施:建議重點開發攀西地區 城鎮屋頂光伏市場
“《報告》中不僅指出了四川光伏資源綜合利用和市場開發相對滯后的省情,還給出了一系列走出困境的辦法,甚至建議盡快編制我省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上訴消息人士稱。
據悉,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此次提出調整結構的思路是,“嚴控增量、調整存量、兼并重組、淘汰落后、擇優扶強”。《報告》還提出,要充分利用我省豐富的水電資源,促進光伏產業發展。
“我們確實組織全省主要光伏企業及地市州經信委召開了一個座談會,專題研究、討論了‘省經信委促進我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報告》’,并就成立‘四川省光伏產業聯盟’向各單位征集書面建議和意見。”昨日,省經信委相關人士向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目前該《報告》正征求各大光伏企業的意見,細則正不斷完善。
根據國家要求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思路,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建議省內重點開發攀西地區城鎮屋頂光伏市場和無電地區小型風光互補發電市場。對此,以光伏新能源產業為兩大主業之一的通威集團也認為這一思路符合四川實際情況,“另外,分布式光伏發電產品應用也是一個可以拓展的市場,當然,前兩者是主體培育。”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昨日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背景:四川光伏已形成產業鏈 重點光伏企業14戶
資料顯示,四川是多晶硅及光伏產業發展最早的省份之一,到2009年,全省有7戶多晶硅企業投產,產能達到14060噸,實際生產多晶硅3078噸,約占全國產量20230噸的15.21%。
目前,全省擁有重點光伏企業14戶,其中多晶硅企業7戶,電池和組件企業7戶。據介紹,我省光伏發電設備產業鏈完整,擁有從多晶硅材料、切片、電池、組件材料、支架到逐日跟蹤系統、控制系統、逆變系統等全產業鏈設備生產企業。產能達產全行業可實現年產值近1000億元,是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產能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三。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當前光伏產業面臨內憂外患的局勢,國務院也提出了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光伏產業在我省工業經濟中的地位,應該是此次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交報告的重要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