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企業年內將扭虧為盈
光伏是我省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在經歷歐債危機、美歐“雙反”及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等多重挑戰后,走勢如何?近日省內各骨干光伏企業傳來消息——今年四季度將扭虧為盈,迎來回升向好的重要“拐點”。
開工率回升,行業觸底反彈
2012年,我省光伏行業產值同比下降26.8%,常州天合光能、蘇州阿特斯等5家企業虧損額比上年增加4.7億美元。當年四季度,作為我國光伏龍頭企業和全球最大多晶硅原料研發制造商,保利協鑫旗下的江蘇中能硅業的產品價格從2011年一季度的410元/公斤跌至110元/公斤,開工率只有28%。
“中國光伏產業最先在江蘇破題,光伏是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目前為數不多能與發達國家直接競爭的前沿產業,產業鏈完整,發展基礎好,不能因為暫時的困難而放棄一個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省發改委主任陳震寧表示,省委、省政府對發展光伏產業、加快提檔升級的決心不會動搖,支持骨干企業做強。
受美韓等國對我國惡意傾銷影響,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市場嚴重萎縮,為此中能硅業會同主要企業向商務部申請對上述國家進行“雙反”調查,促成我國在2012年7月和今年9月連續出臺反制措施,穩定了投資者對光伏行業的預期。據了解,目前中能硅業的開工率提高到89%,產品價格比去年四季度回升10元/公斤,虧損幅度降低50%,今年產量有望增長30%。
逆境求效益更需精打細算,常州天合光能推動產業水平整合、垂直分工、上下游合作,中間環節大大減少、資產效益明顯提高。目前企業負債率控制在71%,在全行業最低。今年產品銷量和銷售收入將分別增長50%、20%,四季度將實現扭虧為盈;明年力爭銷量增長60%,盈利能力大幅增強。
拓展新市場,光伏應用“井噴”
“沒有出臺短期刺激舉措,而是巧妙地發揮‘兩只手’的作用,引導企業加快轉型、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