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上海低碳路線圖:世博技術為虛,去重化工為實

    2010-10-18 15:55:09 太陽能發電網
    作為世博會舉辦地的上海,如何“近水樓臺先得月”,通過新興低碳技術來啟動城市的低碳轉型,成為世博后期的熱門話題。 新能源汽車首當其沖。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館長金麒向記者表示:“上汽1043輛新能源汽車在世博園運行,為其量產化提供了經驗。” &

      作為世博會舉辦地的上海,如何“近水樓臺先得月”,通過新興低碳技術來啟動城市的低碳轉型,成為世博后期的熱門話題。

      新能源汽車首當其沖。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館長金麒向記者表示:“上汽1043輛新能源汽車在世博園運行,為其量產化提供了經驗。”

      上海世博科技促進中心副主任李光明告訴記者,“在世博園區內早已受到熱捧的LED照明技術、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以及建筑節能等各類低碳技術,也紛紛為產業化摩拳擦掌。”

      決策者也為這股風潮提供了推力。

      9月25日,上海市發改委向市人大常委會匯報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初稿),提出重點發展五大主導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以及新材料產業。這些產業大多與世博會的技術展示有高度承接關系,與上海的低碳轉型緊密相關。

      低碳轉型已成共識,但上海應該如何走向低碳之路并不明晰。在這條道路上,技術并不是最大的障礙。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2050上海低碳發展路線圖報告》即將付梓。記者手中的這份報告片段指出,隨著“十一五”期間工業技改項目基本完成,上海通過技術改造來實現節能減排的潛力逐漸下降。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通過低碳技術的快速應用來推動上海的低碳轉型,在短期內的效果將非常有限。上海的低碳轉型,更多的在于決策者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決心。”項目課題組負責人之一、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悉,該項目日前已經送達市府決策層手中,報告全文將不日出版。

      受制上海能源結構

      李光明介紹,從2003年就開始啟動的“世博科技行動”計劃,一開始就以應用為導向,注重科學技術在世博會后的延續效應。

      據悉,繼前期推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科學技術報告》后,“世博科技行動”計劃中也會對這些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做出分析。李光明透露,該項目目前剛剛啟動,最終成果可能以政府咨詢報告的形式出現。

      但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業界專家對于世博會低碳技術的實際應用持保留態度。

      “比如世博園里的混合動力汽車,其各項零部件從生產到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于電力的依賴很大,間接對煤炭的依賴也很大。同時,一些純電容汽車,其電池的報廢環節將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盧思騁表示。

      同樣的疑問還存在于太陽能光伏電池、LED照明以及其他在世博園內各類受到熱捧的低碳技術中。在本地能源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其核心元器件的生產和報廢環節是否真正低碳?

      “評估一項新技術是否真正低碳,有利于產業升級換代,必須把產品的總體碳排放量攤薄到整個生命周期來計算。”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對記者表示,“按照這個標準,世博會所展示的先進科技,對于城市的低碳發展不能立即起作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環境評估報告》作者、前聯合國環境署環境問題專家盧思騁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從整個生命周期來評價低碳技術,就必須考慮到當地的能源結構狀況,而在上海,煤炭發電是制約低碳技術的關鍵。

      這份環評報告指出,上海所消耗的電力中,三分之二是依靠本地的燃煤發電。2007年,上海總的用電量達到1072億千瓦時,消耗了9800萬噸標準煤。而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2009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1億噸標準煤。

      著重提高產業效能

      與高能耗相對應的是,產業利潤相對較低。戴星翼表示,按照他所掌握的情況,上海目前近萬億的高新產業規模,其平均利潤率只有5%左右,長期徘徊在“微笑曲線”底部。

      “上海目前的高新產業,做的只是加工,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他說,“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不應當對新能源技術加速產業升級提出過高的期望,大力投入的結果可能都是在為人家打工。”

      在無法保證全生命周期保持低碳排放的情況下,“為人家打工”的結果,就是將生產加工的污染留在國內,將低碳產品輸出國門。

      “從碳排放的角度看,我們和他國貿易一直處于‘雙向逆差’的境地,即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兩大逆差。”諸大建說。

      《2050上海低碳發展路線圖報告》指出,在未取得技術突破的情況下,上海未來的節能潛力可能主要來自于三方面,即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以及產品附加值的提升。

      對此,諸大建認為:“目前針對世博低碳科技的討論,大多是針對能源替代技術的。我認為,上海應當考慮的,是如何在關鍵技術無法突破的前提下,著重提高產業能效。”

      根據《上海節約能源“十一五”規劃》,2005年上海市主要產品單位能耗指標依然高于本世紀初的國際先進水平。該規劃中,2010年上海的火電供電煤耗應達到320克標準煤/千瓦時,和國際持平;而乙烯綜合能耗、燒堿綜合能耗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兩到三成。在未來十年內,上海提高產業能效的空間依然很大。

      “在這點上,世博會漢堡館的‘被動屋’設計、遠大館的整體系統能耗節省設計等都是值得參考學習的例子。遺憾的是,提高能效這種廣義的技術進步,并沒有在世博會上得到上海相關業界足夠的重視。”諸大建說。

      逐步摒棄重化工業

      “我們希望政府進行弱干預,要做到上海能源結構優化和提高能效,必須先著重產業轉型。這是上海低碳轉型的必由之路。”戴星翼表示。

      進入新世紀,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成為拉動上海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隨之帶來對重化工業需求的上漲。2000年后,每年上海重化工業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均超過30%,2003年重化工業投資比重曾一度高達41%。

      上海也是產業能耗型城市的典型代表。2008年,全市產業能源消耗達到5671.48萬噸標準煤,占其終端能源總消費量的62.51%。其中,重化工業的能源消耗占據了大部分。

      “上海就是一個高碳城市。”諸大建說。

      他表示,上海工業的能源消耗遠遠高于服務業和生活能耗,去重工業化才是上海產業轉型乃至城市轉型的核心問題。“作為決策者,不能僅僅動員老百姓崇尚低碳的生活模式,也不能僅僅宣傳交通和建筑領域的低碳節能和產業升級。”

      不過,《2050上海低碳發展路線圖報告》指出,因世博效應帶動的投資增長較顯著的市政建設,在未來的后世博階段投資也將趨于穩定。因此,“十二五”后,隨著上海城市建設高潮的過去,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會趨于下降。

      盡管上海在世博前期曾下大力度關停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發電廠,但是在戴星翼的眼中,這些只是“小釘子”,真正的“大釘子”是上海大型煉鋼廠和化工廠等。“現在上海已經停止審批高耗能項目,但是前兩年投入的重化工業項目,不可能在短期內拔除。未來的任務很艱巨。”他說。

      諸大建表示:“現在是逐步削減上海重化工業比重的好時機,一旦未來國際碳排放價格開放,轉型的成本將會更高。”

      他認為,上海已經處于后工業化轉型時期,如果不下決心對重化工業進行轉型,只是大力推進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并不能真正解決上海的問題。“究竟是‘騰籠換鳥’,還是做簡單的產業加法,這是決策者需要正視的問題。”

      《2050上海低碳發展路線圖報告》預測,在政府進行弱干預的情況下,2045年上海的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峰值,為1.61億噸標準煤;碳排放峰值則在2024年到達,為2.93億噸二氧化碳。




    作者:葉慧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admin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美女的尿口视频网站| 美女教师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中文字幕第五页|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亚洲精品www| 男人把大ji巴放进男人免费视频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国产调教在线观看| hd日本扒衣党视频播放|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片|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在线观看三级激情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偷天宝鉴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日韩欧美无线在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久久国产视频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 欧美孕妇xxxx做受欧美|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 黄色一级黄色片|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视频aavvmm国产野外|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波兰性xxxxx极品hd| 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