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電力公司近日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242位浙江居民靠“賣電”累計收入47萬余元。同時,受諸多利好政策引導,浙江2014年以來分布式光伏發電漸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浙江省電力公司近日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242位浙江居民靠“賣電”累計收入47萬余元。同時,受諸多利好政策引導,浙江2014年以來分布式光伏發電漸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袁花鎮居民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
袁花小鎮的光伏夢想 居民顧衛根住在全國三大太陽能產業基地之一的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家里樓頂上整齊地擺放著8塊太陽能電池板。一樓外墻上的兩個電表顯示樓頂的這個“小電站”共發電178千瓦時,上網電量160千瓦時,同時從國家電網用電93千瓦時。
“這是春節前鎮里免費給我們裝的,不用管它,自己會發電,用不了的電還能賺錢呢。”顧衛根的愛人付月紅5年前患上尿毒癥,因病而貧,成了當地的低保戶,對于鎮里的這個幫扶工作充滿感激。除顧衛根家外,還有9戶低保戶的屋頂上建了光伏電站,這是當地推出的“光伏扶貧”項目,也是其建設光伏特色小鎮的第一步。海寧市供電公司袁花供電所所長沈俊介紹,這些項目從立項到建成、并網,僅用了10天。
據介紹,除“光伏扶貧”項目外,袁花鎮還在布局“農光互補”項目,前期已落實土地300畝,計劃在今年建成2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袁花鎮政府有關人士表示:“預期目標是打造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工業集聚模式,推廣光伏與設施農業結合發展現代農業。”
對此,沈俊表示,電網企業在做好并網服務的同時,也將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諸多方面入手,讓更多的當地群眾享用到清潔能源,嘗到“太陽能發電賺錢”的甜頭。
沈俊算了一筆賬:居民用電每千瓦時0.538元,扣除低保戶每月減免15千瓦時,顧衛根實際向國家電網支付電費41.964元。余電上網電價0.458元,國家電網向顧衛根支付電費73.28元。每發一千瓦時電,國家和浙江省合計補貼0.52元,顧衛根累計獲得政府補貼92.56元。也就是說,除去41.964元電費,顧衛根凈獲利123.876元。
浙江居民的能源新觀 據了解,袁花鎮打造的光伏“夢想”是浙江光伏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浙江是經濟大省,卻是能源小省,一次能源匱乏,自產率不足5%,電煤全部依靠外調。推動能源供給和消費革命,積極開發利用光伏等新能源,成為浙江能源發展的必然決策。目前,浙江正在積極創建全國首個清潔能源示范省。
同時,浙江是全國光伏制造產業第二大省。2012年6月,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發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實施示范工程,啟動省內市場,不斷提高省內光伏產品的利用水平。2013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光伏應用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劃到2015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要達到250萬千瓦,重點推進屋頂發電,并明確在國家0.42元/千瓦時的基礎上,省政府再補貼0.1元/千瓦時。
隨著光伏支持政策的相繼出臺和光伏技術的日趨成熟,浙江光伏發電應用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在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中,公布了全國30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浙江嘉興光伏高新區、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吳興工業園等10個園區入選,示范區數量居全國首位。
對此,浙江省電力公司全力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在技術和服務上提前應對,助力分布式光伏真正走向終端應用領域。該公司陸續開展了以解決低壓配網接納光伏發電電源技術難題為核心的一系列研究,為規范光伏發電站接入做了大量的技術準備。同時,該公司為分布式電源并網開辟“一口對外”的綠色通道,優化并網審批流程,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實行一站式并網接入服務,并公開承諾服務時限,落實資金,優先保障光伏發電接入工程和配套電網工程建設。
數據顯示,浙江分布式光伏發電自2014年以來漸呈爆發式增長態勢。截至今年2月底,浙江全省已累計受理并網申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1142個,裝機總容量100.5萬千瓦;已并網運行項目934個,裝機容量76.6萬千瓦,累計發電6.47億千瓦時。
在利好政策的引導及先行者的示范帶動下,居民個人投建家庭式光伏發電項目,儼然已成為浙江的新時尚。截至2月底,浙江電力累計受理并網申請的居民光伏項目442個,裝機容量2126.09千瓦;完成并網項目399個,裝機容量1799.06千瓦。實際上,已有242位浙江居民拿到了“賣電”的收入。據統計,這些光伏發電項目累計發電55.84萬千瓦時,余電上網39.72萬千瓦時,“賣電”所獲達18.4萬元,加上政府補貼28.9萬元,累計收入47.3萬元。
作者:徐俊釤 黃丹鳳 胡宇芬 王旭輝 來源:能源網-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