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光互補”光伏發電是指,上層用于光伏發電,下層用于水產養殖。由于只要將光伏面板支架立體布置于魚塘水面上方,因此不需要占用寶貴的農業、工業、住宅用地。這不僅節約了土地,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經濟價值,在發電的同時也不會影響水產養殖,具有“一地兩用,漁光互補”的特點,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贏。
據悉,洲泉鎮此次簽訂的“漁光互補”項目是基于前期洲泉鎮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中電建)華東勘測設計院良好合作基礎之下的進一步深度合作。
早在2014年,中電建華東勘測設計院投資5000萬元,實施了10萬平方、裝機6MWp的現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均發電559萬度,目前該項目已安全運行113天,累計發電170萬度。
此次即將實施的“漁光互補”項目分為二期,一期投資1.8億元,利用魚塘600畝,裝機容量20MWp,年均發電量1800-2000萬度。
據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漁光互補”項目已拿到浙江省發改委“路條”,計劃7月份動工,年底建成并網發電。
據悉,洲泉鎮是桐鄉、嘉興乃至浙北的工業重鎮,“由于我們鎮工業的主動力產業主要是化纖、紡織、橡膠等產業,它們都屬于高能耗產業,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鎮里的資源容量已逼近上限,迫切需要改變當下能源結構,為此我們選擇了以光伏發電為突破口。”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洲泉鎮正蓄力“光伏大鎮·低碳小城”建設,走出一條工業重鎮綠色發展可持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