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東和東北地區9月10日因18號臺風“艾濤”的影響,遭遇創紀錄的連續暴雨,茨城縣常總市鬼怒川的堤壩決口,且發生了河水漫過堤壩的“倒灌”災害。
近前是低壓并網的光伏電站,遠處是輸出功率1.8MW的百萬光伏電站。9月12日下午拍攝(攝影:日經BP)
堤壩決口和倒灌波及常總市內數處地區。
日本關東和東北地區9月10日因18號臺風“艾濤”的影響,遭遇創紀錄的連續暴雨,茨城縣常總市鬼怒川的堤壩決口,且發生了河水漫過堤壩的“倒灌”災害。
近前是低壓并網的光伏電站,遠處是輸出功率1.8MW的百萬光伏電站。
9月12日下午拍攝(攝影:日經BP)
堤壩決口和倒灌波及常總市內數處地區。有一倒灌處在鬼怒川東側的若宮戶地區,緊鄰著光伏電站。
不只是光伏電站和周邊的土地,河水還流入了臨近地區。光伏發電設備被淹沒或浸水。
也有被水淹沒的部分 近前的百萬太陽能陣列倒塌被水淹沒。9月12日下午拍攝(攝影:日經BP)
有多家公眾媒體報道稱,這座光伏電站在施工時,削塌了原本具有自然堤壩作用的丘陵,可能是造成此次倒灌的一個原因。
因為此處沒有人工堤壩,對于削低自然堤壩可能導致洪水的危險,周邊居民予以了舉報,并在市議會等提出。因此,對削挖部分作了以土袋墊高處理。
施工時削低了丘陵形成的自然堤壩 遠處右側露出截面的山丘是原來的高度。
9月12日下午拍攝(攝影:日經BP)
近前左側削低了自然堤壩用沙袋墊高的部分與周圍自然堤壩的高度相差很大。
起到自然堤壩作用的丘陵地帶,在光伏電站西側附近,有大約150米被削低了約2米。從現場情況來看,挖掘后墊高的土袋與周圍自然堤壩有著相當大的高度差。
鬼怒川河水溢出后的兩天連續放晴,到12日下午,這座光伏電站的淹沒、泡水范圍縮小到了局部。
太陽能電池板設置在相鄰的兩大區塊。
一個區塊位于靠近河流的西側,輸出功率不到50kW的三座光伏電站低壓并網。根據土地分類和并網設備的情況,也可能屬于“低壓拆分項目”。
另一個區塊位于離河流較遠的東側,是高壓并網、輸出功率為1.8MW的百萬太陽能電站。
作者:金子憲治 來源:日經bp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