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表示,實現能源互聯網需要一些技術支撐,這些技術也有一定的門檻,但相比起來,更難的是以能源互聯網新模式完全替代傳統模式
作者:于南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科技部發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專項 以科技創新支撐能源互聯網大發展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由國家能源局節能與科技裝備司牽頭撰寫的《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終稿即將發布,屆時將選取不同地區,進行技術、政策、商業模式等不同層次的創新試點。
這一《計劃》被業界譽為能源互聯網的頂層設計,而《計劃》的出臺,似乎也預示著能源互聯網元年的開啟。
盡管記者并未從國家能源局方面或公開渠道獲取更多有關《計劃》的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剛剛由國家科技部印發的《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計算等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中,首批啟動的10個重點研發專項,就包含了“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
根據相關文件,“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專項將重點圍繞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大電網柔性互聯、多元用戶供需互動用電、多能源互補的分布式供能與微網、智能電網基礎支撐技術5個創新鏈(技術方向)部署23個重點研究任務。專項實施周期為5年(2016年-2020年)。
而在“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專項中的第5個創新鏈——“智能電網基礎支撐技術”項下,管理層還專門設定了“能源互聯網的規劃、運行與交易基礎理論”,這一被界定為基礎研究類的題目。
管理層籌劃以科技創新 支撐能源互聯網 根據相關文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任務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的方式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而重點專項,則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的載體,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圍繞解決當前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和突出問題、以目標為導向的重大項目群。
據悉,國家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面向2016年凝練形成了若干重點專項并研究編制了各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已經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特邀和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并按程序報國務院批復同意。上述包括“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在內的10個重點專項,便是管理層依據“成熟一批、啟動一批”的原則,首批發布的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作者:于南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