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夏威夷!陽光動力II號飛向北美大陸。
作者:Susan Misicka
來源:瑞士資訊中文網
原標題: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號”再次振翅
瑞士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II號(Si2)蟄伏數月后,終于于夏威夷當地時間4月21日6:16分升空啟程飛往加利福尼亞。
這一次,坐在駕駛艙里的將是陽光動力號項目發起人和飛行員貝特朗·皮卡爾(Bertrand Piccard)。去年7月,他的同伴安德烈·波許博格(André Borschberg)完成了從日本到夏威夷航段的飛行,那次連續5個晝夜的太陽能動力飛行打破了紀錄,為世人驚嘆。
瑞士資訊swissinfo.ch采訪了陽光動力號團隊,詢問在陽光動力II號環球航行從夏威夷至舊金山附近的山景城(Mountain View)這第九段航段中,他們將面臨的最大挑戰。
記者:這次的旅程和上一次有什么區別?
陽光動力號媒體發言人Alexandra Gindroz:在橫跨太平洋的第二段行程里,預計飛行時間大約會耗時四天四夜。從本質上來說,無論從物理還是技術上,對于飛行員和整個團隊而言,在飛行途中或是降落后,飛越太平洋的第二段都將面臨和第一段同樣難度的挑戰。
記者:這次選擇短距離的航程,是否意味著相對簡單的飛行?
Alexandra Gindroz:當然不。距離短并不等于降低了飛行員和技術團隊必須直面的基本人力因素和技術難度。當太陽能飛機飛越人類聚居區域上空的時候,是絕對不允許飛行員睡覺的。當飛躍海洋和無人區時,他們可以有相對集中的睡眠,但也要以20分鐘打盹的形式,每天分1到12次的頻率進行。
記者:在這次航程中能預見的種種難題里,有什么獨到之處?
安德烈·波許博格:有不少。頭一個難關就是夏威夷和位于摩納哥的指揮控制中心之間 12小時的時差。也就是說,總得有人晨星夜寐、日夜顛倒地工作,要么得忙到夜深人靜才能去休息,要么得在破曉時分就提前起床,投入工作。
另一大挑戰就是這一次我們的航程集中在海洋上空,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在飛行途中時刻準備著在任何一個地方加速。所以,這一回我們得很好地掌控全局。每天夜幕降臨之前,我們得保證維持較低的電量儲備,這就需要駕駛艙采用更好的窗戶材質。
貝特朗·皮卡爾:這一次可能是我所經歷的最遠距離的太陽能動力飛行,預計會歷時四個晝夜,而且我得單獨在駕駛艙里度過全程。對我個人來說,壓力特別大,因為在我們整個團隊里,安德烈是專業出身的飛行員,而且他在第一階段橫跨太平洋的航程里有絕佳的表現。我也必須達到他的水平。因此這次的飛行縈繞著無數的未知和疑問,但這些冒險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為什么我如此期待的原因。
作者:Susan Misicka 來源:瑞士資訊中文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