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能源體系加快向低碳化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流方向。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契機,中國光伏企業深耕沿線市場,不但輸出了先進的產業和產品,同時也傳播了低碳發展理念和經驗,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綠色名片。
企業另辟蹊徑應對歐美“雙反”
2012年9月
近年來,全球能源體系加快向低碳化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流方向。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契機,中國光伏企業深耕沿線市場,不但輸出了先進的產業和產品,同時也傳播了低碳發展理念和經驗,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綠色名片。
企業另辟蹊徑應對歐美“雙反”
2012年9月,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同年10月,美國商務部作出仲裁,對進口中國光伏產品征收高額“雙反稅”。當時歐洲和美國是中國光伏企業最大的兩個市場,國際市場環境驟變,整個中國光伏產業陷入寒冬。
上海正泰電源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甲治說,歐盟委員會2013年12月起對進口的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最高64.9%的反傾銷稅和最高11.5%的反補貼稅。當時,歐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中國超過70%的光伏產品都賣到歐洲。歐盟實施雙反后,很多中國光伏企業調整不及時就倒下了。這給整個光伏行業帶來了啟示:不能過度依賴某個單一市場。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面對貿易保護壁壘,中國光伏企業另辟蹊徑繞開“高墻”,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光伏產業作為中國的一張綠色名片,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利機遇,加速出海。
今年1月6日,天合光能控股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廠在越南正式投產,這是目前越南規模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廠,單體設計總產能達1千兆瓦。去年3月,天合光能在泰國羅勇工業園區建設的工廠投產,總投資額2億美元,規劃年產能為700兆瓦光伏電池和500兆瓦光伏組件。
據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介紹,過去幾年天合光能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以及荷蘭等地通過投資、合資建設、收購兼并等方式,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這些基地原本是為了打破貿易壁壘應對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而建設的,實際上開拓了天合的國際市場。
“原來的一些壓力,反而變成了發展的動力。”高紀凡說,“太陽能在拉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借助‘一帶一路’的有利契機,我們會進一步擴大新興市場,進而全球化市場布局!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一開始,大家擔心歐美雙反會讓中國整個光伏產業垮掉,現在回頭來看,由于政府鼓勵扶持和企業及時調整戰略,中國光伏產業不但順利闖關,而且仍保持全球領先的優勢。
作者: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