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報道,內部人士透露,2日到達歐洲的中國廠商的組件,幾乎遭到歐洲集體退貨,并要求降價30%。據稱,這些組件的總量可能達幾百MW,如果算上正在海運的將更多。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由于銷往歐洲的組件產品的毛利普遍在30%以下,目前,英利和常州天合的產品銷售毛利均達到或超過30%;甚至國內光伏企業的領頭羊無錫尚德的毛利都不到20%。若降價30%,則意味著中國的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將面臨著普遍虧損的境地。
天威、英利等企業表示,如果確有其事,中國廠商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
但英利員工表示英利尚未收到客戶退貨的通知,同時他也復述了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的觀點:“很多公司看到意大利價格高,就把給德國客戶的組件發往意大利,這方面英利還是非常守信用的。”而據了解,此次某大廠到歐洲港口的貨也是為幾個客戶準備的,如果第一順位客戶無法接受價格,將賣給另外的客戶,結果遇到這個情況,有可能是犯了眾怒。
英利內部人士透露,英利并沒有發生退貨情況。“我們嚴格履行合同,不會做任何傷害客戶的事情。英利在這方面還是非常守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