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鋰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青海召開。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在發言中透露,近期將出臺《推進并網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推進微電網可中斷負荷,解決遠距離大容量跨區直流充電故障影響安全穩定運行問題! ↑S學農指出,目前電力系統調峰調頻儲能的裝機規模已經達到1
6月21日第十八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鋰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青海召開。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在發言中透露,近期將出臺《推進并網微電網建設試行辦法》,推進微電網可中斷負荷,解決遠距離大容量跨區直流充電故障影響安全穩定運行問題。
黃學農指出,目前電力系統調峰調頻儲能的裝機規模已經達到1.68億千瓦,其中有170萬千瓦采用的是電池儲能,電池儲能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也表示電動汽車的儲能功能,是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的根本出路,歡迎移步至二條圍觀。
以下為黃學農發言實錄:
同志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借這個機會我做一個簡要的發言,談一談體會。在發言之前我想代表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對于此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
電力工業誕生至今已將近兩個世紀,電能的大規模工程化的存儲一直是電力系統的熱點和難點,也是電力從業者不懈努力的方向。
現代社會隨著電氣化水平的提高,生產、生活對電力的高度依賴,能夠發揮移峰填谷,保障高可靠供電的儲能技術,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現代智能電網概念提出來以后,儲能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微電網、可再生能源并網與消納、電力需求側管理、電力系統調峰調頻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全球儲能產業保持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鋰電池產業發展也面臨著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大部分使用鋰電池進行儲能,電力系統調峰調頻儲能的裝機規模已經達到1.68億千瓦,其中有170萬千瓦采用的是電池儲能,電池儲能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為鼓勵儲能產業發展,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調峰調頻電站發展,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加強等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支撐。
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電動汽車生產能力要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為了實現發展目標,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環境和基礎保障,近年來我們抓住互聯互通、居民區與單位建樁等關鍵點,狠抓政策的細化與落實。
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6.7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115%,整車銷售企業配送充電樁的安裝比例已經達到了86.1%,較去年中期提升約10個百分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私人充電樁保有量超過了15萬個,城際快充站已服務1.4萬公里的高速公路,目前已經形成了“六橫、六縱、兩環”的格局,站間的平均距離48公里,為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提供便利。我們將繼續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把居民社區和單位停車場充電樁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優化重點城市的城際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
與此同時,我們將加快推進互聯互通,組織做好新國標的升級改造工作,確保車、樁接口之間的互聯互通。發揮行業聯盟和骨干企業的作用,加快推進信息的互聯互通,利用移動支付等先進手段,推進支付的互聯互通,提升用戶體驗。
作者:程宇婕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