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地國著稱的荷蘭,有超過1/4的土地低于地平面,導致其人口與土地面積不成正比,是典型的地狹人稠型國家。為了應付電力需求,最近荷蘭將思路轉到了廣闊的海面上,荷蘭計劃三年內建立世界首座大型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站。
據Techable報導,再生能源公司Oceans of Energy、能源研究中心(ECN)、
以低地國著稱的荷蘭,有超過1/4的土地低于地平面,導致其人口與土地面積不成正比,是典型的地狹人稠型國家。為了應付電力需求,最近荷蘭將思路轉到了廣闊的海面上,荷蘭計劃三年內建立世界首座大型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站。
據Techable報導,再生能源公司Oceans of Energy、能源研究中心(ECN)、烏特勒支大學,以及荷蘭6家企業和研究機關將共同合作,建造一座大規模海上太陽能發電站。
▲海上太陽能發電站概念圖,圖片來自烏特勒支大學
據IT之家了解,海上浮動式太陽能發電站好處多多,除了不需要土地資源外,廣闊的海洋上因無遮蔽物的特性可以直接接受到大量的太陽光。另外,海水還自帶冷卻效果,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與陸上同類型設施相比,會提升15%左右。
但是另一方面風、波浪等海上自然現象,可能也會對太陽能發電造成影響。如果遇到大風大浪,太陽能板可能會被打到海面以下,而造成面板損傷或者角度傾斜。
作者:飛龍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zh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