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提交了《關于加快破解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的提案》等7份提案,內容涉及補貼、戶用標準、儲能等新能源領域多個熱點話題。
他提到,新能源補貼拖欠問題近年來已經成為制約光伏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之一,建議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由0.019元/千瓦時上調至0.03元/千瓦時,并保證全部電量足額征收。此外,針對戶用光伏的發展所面臨的種種困難,他建議戶用光伏完全參照扶貧的補貼標準執行;地方政府出臺地方補貼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支持戶用光伏,銀行加大光伏貸力度,并降低利率水平,提高項目服務效率
近幾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穩居全球第一。然而,包括光伏補貼在內的新能源補貼拖欠,近年來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之一。
目前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已發至第六批,涵蓋至2015年2月底前并網的電站。自2015年3月以后并網的光伏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還未被納入到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目錄內。經測算,2017年新能源補貼需求月1200億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時1.9分的征收標準,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收入約690億,預計缺口510億元。
加上此前累計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將近600億,所以2017年底補貼總缺口1110億元。在附加費不提高的情況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億的缺口,20年累計缺口將達2萬多億元。
而且至今為止國家也沒有出具更加有效的政策及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國家補貼目錄確認周期和發放周期越來越長,申報程序繁瑣。從申報到資金撥付時間跨度長達一年甚至兩年以上,加重了拖欠問題。
他在提案中建議:1、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相應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由目前0.019元/千瓦時上調至0.03元/千瓦時,并保證全部電量足額征收。
2、優化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發放及報審機制。簡化現行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申報、撥付程序,建立高效的補貼申報審批管理流程,建議改為每季度申報一次,半年審批公布一次,確保補貼資金能及時到位,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3、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強制考核辦法和綠色電力證書強制約束交易。以強制配額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水平,促進降低發電成本,弱化對補貼的依賴性。加快推進綠證強制交易工作,促進補貼壓力轉移及利益優化分配,避免補貼缺口越滾越大。
(根據中國能源報《建言光伏開發全產業鏈,問題各個擊破!南存輝的這7份提案光伏人必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