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協鑫光伏在《瞭望東方》周刊、《中國能源報》頭版及人民日報數字屏亮相,走進兩會會場和代表委員的入住賓館,展示光伏作為綠色普惠能源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傳播光伏所蘊含的綠色希望。
在此之前,2018年新春佳節,協鑫、天合、晶澳等企業紛紛登陸央視與全國觀眾見面。在數十年的蓬勃發展積淀后,光伏行業已由發電工業裝備向大眾消費品過渡,光伏早已不再是小眾能源,逐漸走近公眾生活的普惠綠色能源。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130GW(1.3億千瓦),當年新增裝機居可再生能源之首,達到53吉瓦(5300萬千瓦)。
“兩會”是全國人民最為關心的熱點事件,它關系著每一位普通民眾的生活。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被頻頻唱響,生態環境改善已逐漸成為國家乃至普通民眾都實實在在關心的話題。
在這一背景下,更多的公眾逐漸了解了光伏這種綠色能源,光伏也因其清潔屬性和日臻完善的經濟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中國的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從2012年的度電1元/千瓦時,下降至2017年的0.45-0.6元/千瓦時,平價上網進入沖刺階段,為光伏電力點亮千家萬戶奠定了基礎。以協鑫為代表的中國光伏企業正從科技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積極籌備,迎接全民光伏時代的到來。
協鑫光伏構建了從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到組件、電站的完整產業鏈,協鑫集團由此連續七年位列中國新能源行業榜首,連續三年位列全球新能源500強前三。協鑫光伏打破海外多晶硅巨頭壟斷,實現多晶硅的國產化量產,助力中國在光伏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自主可控。目前,協鑫光伏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多晶硅與硅片制造商,全球每4度電伏電力中有一度用的是協鑫的多晶硅;同時,協鑫光伏以全球領先的電池組件研發、制造技術以及產能優勢,為全球各種應用環境提供高質量應用產品;協鑫的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二,以年均70億度的清潔能源,滿足近300萬戶家庭的生活用電需求,光伏扶貧電站規模位居全國之首——已建成及獲得指標將于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設的光伏扶貧電站為1290MW。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下發,把鄉村振興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作為綠色清潔能源的先行者,協鑫光伏扶貧電站可扶貧近3.8萬戶,20年內承諾扶貧資金達20.7億元。協鑫打造的光伏扶貧與農業相結合的“協鑫扶貧模式”,將光伏電站連同基地發展建設與當地已有的經濟形態相結合,推進鄉村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造血式的扶貧模式,幫助貧困地區振興鄉村。
以山東省的鄆城鑫華40MW光伏扶貧電站為例,在“光伏發電+種養大戶農業經營+貧困戶”的模式下,所扶貧的農戶土地資產性收入+扶貧政策性收入+務工工資性收入組合后,3年就可脫貧。
借“光”致富,只要有陽光,就能發電。光伏行業的未來面目已經逐漸清晰,它將更深入地參與經濟共享,全球互聯,參與萬物互聯,連接城市和鄉村,連接工業與農業,光伏將不再是工業的光伏,而是你我的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