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從無到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尤其是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五年居全球第一,截至5月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超過1.4億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如今,光伏電站正在“飛入”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家。耀眼的光伏之光正照亮華夏大地,傳遞著溫暖、清潔的能量。本期本版從我國不同地區選取太陽能發電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超級工程,與廣大讀者共同回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發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哈密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
2010年,新疆哈密百萬千瓦光伏發電基地正式在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啟動建設。
作為新疆哈密市高新產業園“一園兩區”的石城子光伏產業園,是哈密乃至新疆重要的光伏發電基地,該基地總控制用地面積35.6平方千米,規劃建設面積24.22平方千米,規劃總裝機100萬千瓦。截至目前,已入園企業27家,實施項目39項,建成投運37項,建成并網裝機77萬千瓦。
寶應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
2018年3月,江蘇寶應正式啟動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建設。
2017年底,寶應縣進入全國10家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名單。該基地采用“漁光互補”方式,擬規劃建設22個、總裝機容量208萬千瓦的光伏電站。今年,先期實施的一期工程50萬千瓦光伏電站,建設預計利用1.6萬畝集中水面。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的水面光伏項目。
大同光伏發電領跑基地
2016年6月28日,備受業內關注的全國首個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正式并網發電,這也是我國首個成功并網投運的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領跑示范基地。
按照規劃,基地總裝機容量為300萬千瓦,分三期進行。其中,已并網的一期工程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共建設10萬千瓦光伏電站7座、5萬千瓦光伏電站6座、220千伏匯集站2座、110千伏匯集站8座,總投資達100億元。
芮城光伏發電領跑基地
2017年9月23日,山西芮城光伏發電領跑基地一期建成并網發電。
芮城光伏發電領跑基地是2016年6月國家能源局批復的第二批全國八大光伏基地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縣級基地。該項目總投資88億元,于2016年12月全面開工建設,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涉及中條山沿山7個鄉鎮。其中一期實施裝機容量50萬千瓦,投資金額42億元,占地2萬余畝。
海西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
2018年6月6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國家第三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項目,在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同時開工建設。
2017年11月,德令哈、格爾木光伏發電領跑者應用示范基地成功入選國家第三批光伏領跑者計劃,海西由此成為領跑者計劃實施以來全國首個同一批次入選兩個基地的地區。這兩個基地分別位于德令哈市西出口和格爾木市東出口,基地總裝機容量均為100萬千瓦,項目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8億千瓦時,年發電產值約2.64億元。
金昌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
2013年12月26日,位于甘肅金昌的北京恒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0萬千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成功。至此,金昌市已有16家光伏發電企業成功并網,總容量達到103.5萬千瓦,約占全省光伏并網總容量的三分之一。標志著金昌市率先實現百萬千瓦光伏基地建設目標,成為當時該省唯一突破百萬千瓦光伏裝機的地級市。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
2018年5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項目在達拉特旗開工建設。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項目是國家能源局確定的內蒙古唯一光伏發電應用領跑示范基地。該基地規劃容量為200萬千瓦,項目總投資150億元。一期規劃容量為50萬千瓦,投資37.5億元,年發電量8億千瓦時。主要通過“光伏+治沙+農林+旅游”模式,推進沙漠生態治理、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沙漠農林產業、沙漠特色旅游等多產業整合發展,實現地區經濟轉型升級。
德令哈光熱發電示范基地
2018年6月30日,我國首座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成功并網,填補了我國大規模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的空白,使我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8個擁有大規模光熱電站的國家。
兩淮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示范基地
2017年9月27日,安徽省濉溪縣南坪鎮采煤沉陷區4萬千瓦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項目成功并網,這是安徽兩淮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示范基地項目中第一個并網的項目。
兩淮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示范基地項目為國家第二批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之一,建設總規模為100萬千瓦,分布在淮南、淮北、阜陽、亳州、宿州等五市境內,共12個項目。
原標題:金色陽光化電流──我國太陽能超級工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