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光伏協會 (BSW)數據顯示,2018年德國光伏市場出現了5年以來最強勁的增長,新增裝機容量近3GW。2018年的數據比前一年增長了68%。
新增裝機容量意味著,目前德國光伏裝機容量為46GW。這使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光伏市場。 據美聯社報道,中國光伏裝機量為174GW,美國為63GW,日本為60GW。
Wood Mackenzie高級光伏分析師Tom Heggarty表示,2018年的大部分增長來自商業和工業能源消費者。 他說,與住宅光伏系統業主一樣,這些公司受益于光伏的上網電價。
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允許分布式發電能力達到52GW。除此之外,分布式光伏的前景尚不明朗。Wood Mackenzie公司預計,到2022年,這一比例將突破這一水平。此后,市場可能會收縮。
德國努力實現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承諾
過去兩年中,德國每年拍賣約600兆瓦的公用事業規模的發電量,以及400兆瓦的陸上風能和光伏聯合發電能力,其中大部分用于光伏發電。
Heggarty表示,由于德國難以實現其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承諾,這些數量與即將舉行的拍賣相比將相形見絀。
Heggarty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于發明了能量轉換的國家來說,德國很可能無法實現歐盟要求的到2020年實現18%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的目標。
作為其課程修正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已經授權在未來兩年內進行一系列特別拍賣,共計4GW的光伏和陸上風電。 “這將為德國光伏市場提供動力,”Heggarty評論道。
該國還計劃到2022年關閉其核電站,并正在考慮到2038年停止燃煤發電的提議。從理論上講,這些措施也可以為德國光伏市場提供顯著的推動力。
成本降低 德國或迎來無補貼項目大潮
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預計,在2021年和2022年,每年將安裝3.3GW至4.1GW的光伏,而2014年至2018年間的年平均安裝量約為1.6GW。
德國光伏市場的上升勢頭得益于技術成本的顯著降低。 Heggarty表示,2017年至2018年全球光伏組件價格下跌約30%。
除此之外,去年還取消了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組件的最低進口價格關稅。 Heggarty表示,這意味著歐洲光伏發電的經濟現在“看起來非常具有吸引力”。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高輻射市場,光伏成本的急劇下降已導致無補貼項目的出現。 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預測其他歐洲市場將在2019年效仿。
德國還沒有趕上這股潮流,主要是因為開發商已經有了一個健康的拍賣項目競標渠道。但有跡象表明,無補貼光伏到來的時間不會太長。
他表示:“通過開發比這大得多的項目,你將能夠實現規模經濟,并有可能在拍賣計劃之外以更低的成本交付。這正是EnBW(德國四大能源集團之一)希望在這里實現的目標。”
能源轉型的內在需求
德國電力公司(BSW)認為,如果德國要在2022年之前逐步淘汰核能,并在2038年之前淘汰煤炭,就需要再開發7.5GW光伏。
“為實現氣候目標并縮小德國逐步淘汰煤炭和核電的電力缺口,我們需要將光伏市場增加三倍,”BSW發言人Christian Hallerberg說。
他說:“這是可行的,因為光伏發電廠目前在德國每千瓦時的發電成本約為5美分-6美分),而且成本還在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