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比亞迪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據悉,比亞迪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為316.4億元,同比下跌9.2%;凈利潤為1.2億元,同比暴跌88.6%。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以來,比亞迪的營收一直處于同比增長狀態,而到2019年第三季度,比亞迪貌似已頂不住了。
比亞迪表示,預計全年凈利潤將下降至多43%,主要原因是政府削減補貼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滑。
新能源銷量暴跌 特斯拉虎視眈眈
作為新能源車的龍頭企業,比亞迪自7月起連續三個月銷量下滑,分別僅為1.65萬輛、1.67萬輛和1.36萬輛。其中,9月份跌幅已經遠超行業平均,達到50.97%。
比亞迪在一份報告中稱,“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低于預期,預計該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利潤也將較去年同期出現一定下滑。”
比亞迪還面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近日,特斯拉開始接受中國制造的Model 3轎車的訂單,該公司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在上海超級工廠進行量產。
根據數據顯示,特斯拉美國銷售額在第三季度中下降至31.3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51.3億美元,同比出現了大幅下跌,而在比亞迪剛剛發布的財報中,比亞迪第三季度凈利潤1.19723億元,同比暴跌了88.58%,雙方都在本土市場陷入了困境。
但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銷量下滑的過程中,在海外的銷售額卻出現了大幅的增長,中國地區的銷量額同比增長了64%,達到了6.69億美元,全球其它地區的銷售額更是增長了10億美元以上。即使特斯拉美國銷售額大幅下跌,對特斯拉來說也沒有任何損傷,甚至可以說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面對來勢洶洶的國產MODEL 3,如果比亞迪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鞏固好自己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市的龍頭引領地位,很快就會被競爭對手彎道超車,迎頭趕上。
依賴補貼 難言樂觀
比亞迪的凈利潤構成對補貼的依賴較高,其常常占據國內新能源車企補貼名單中的頭名。工信部數據顯示,比亞迪在2015及以前年度的合計補貼約20.06億元,2016年度補貼約33.49億元,2017年度補貼31.58億元,補貼金額在新能源車企中位列第一。
2019年10 月中旬,工信部發布《關于2017 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情況的公示》。隨后,比亞迪發布公告稱通過審核的金額為31.59億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分公司本次補助資金清算的回收將顯著加快公司應收賬款周轉,提升公司現金流,進一步減少利息支出,降低財務費用及公司資產負債率。”
補貼退坡后,比亞迪的未來難言樂觀。比亞迪在三季報中表示,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預計第四季度汽車行業整體市場需求依然疲弱,疊加燃油汽車價格體系變化的沖擊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不及預期,預計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較去年同期也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今年年初,比亞迪定下新能源汽車銷量30萬輛,汽車總銷量65萬輛的銷售目標。7月2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進一步上調至42萬輛。但其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9.3萬輛,僅完成最新銷售目標的46%。受新能源汽車銷量低迷的拖累,比亞迪前三季度汽車總銷量為33.6萬輛,僅完成年初銷售目標的51.7%。
從比亞迪2018年的財報中,我們窺探到比亞迪的對補貼的依賴,據悉,2018年比亞迪獲得政府補貼20.73億元,約占凈利潤的四分之三。
目前來看,新能源補貼“退潮”后,比亞迪陷入困頓局面,如何讓電動汽車徹底擺脫“補貼”,是比亞迪下一季度乃至明年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