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享能匯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有關國家電網2020年要做什么的預測與分析,也為大家分析了火電的盈利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今天享能匯從國有企業,行業發展等角度對2020年發電集團可能遭遇的情況、可能會采取的應對措施進行分析。希望大家在文后積極留言,一起探討發電集團2020年的發展。
重組有望提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明年重新厘定央企主責主業,各央企要嚴控非主業投資比例和投向,加快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剝離。同時,重復投資、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領域的重組整合有望提速。
對于發電集團來說,西北五省的火電很有可能會在2020年實現資源整合。無論是成立新的公司,還是將資產劃撥給一家發電集團進行置換,對于整個發電行業來說都有不小的影響。因為目前發電集團在西北地區除了火電,還有大量的新能源資產,F行體制下,火電和新能源資產有著非常強的競爭性。
資產重組不是解決西北火電虧損問題的重點,而只是開始。重組后如何協調各方利益,在市場化機制下找到最優解會是未來承接火電資產公司的最重要問題。
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
現行的內部管理體制越來越不適應電力市場化改革的趨勢。這一點幾乎是所有火電廠內部人士的共識。
發電集團要積極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強化正向激勵,推動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提升的同時,實現職工收入同步增長。包括開展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推動企業真正實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中央企業所屬二級以下企業及地方國有企業要在更廣范圍大力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加快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積極探索建立與市場接軌的經理層激勵制度、差異化薪酬體系。
管資產?管資本?總部職能轉型可能
設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相比于電網企業,發電集團實行總部職能轉變,完善子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無疑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對二級公司、甚至是三級公司主動授權放權,可以充分激發基層企業活力,應對未來多變的電力市場化交易,還可以形成良性的內部競爭機制。不過這類改革也要避免出現因為競爭造成的內耗,否則又要走上分了合,合完分的老路。
去杠桿延續,發電投資繼續企穩
為了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去杠桿依然會是重點工作。發電集團普遍是高負債率企業,以投資拉動增長為主。去杠桿的延續,也標志著發電企業不會出現以高投資拉動高增長的情況。
另外,2019年出現了火電破產重組也并不會隨著西北五省火電資產重組而終止。其他地區負債率高、技術落后的火電依然會是各大發電集團重點治理的虧損企業。破產的方法已經開始被普遍使用和接受,未來一定會繼續延續,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以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