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本已競爭激烈的光伏產業,在盈利能力上的兩極分化變得更加明顯。
三個月過去了,光伏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一季度業績,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有哪些光伏企業實現逆勢增長,又有哪些公司開始掉隊?
在疫情期間股價逆勢上漲的企業中,特變電工和錦浪科技的成績單尤為亮眼。
光伏逆變器生產商錦浪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收2.82億,同比增長75.49%;凈利潤5580.41萬元,同比增長766.54%。錦浪科技的顯著增長,得益于一季度產銷量大幅增長,其中出口占比由2019年的62.56%提升至80%左右。而特變電工的股價上漲,則顯著受益于新基建的熱潮。而在光伏業務領域,特變電工的多晶硅料具有成本優勢,且在去年加大了新能源BOO電站開發力度。
此外,拓日新能和中利集團也在疫情中實現了股價的逆勢上漲,其中拓日新能一季度雖然營收同比下滑,但凈利潤大增963.47%。
在股價下跌的光伏企業中,不乏行業內的龍頭,經第一財經梳理,這些股價下跌的龍頭企業,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業績向好,但受疫情悲觀情緒影響,股價總體下跌;另一類的一季度業績則與股價呈現一樣的跌勢。
對海外訂單比較充足的一線光伏企業而言,目前仍在執行二季度全球疫情暴發之前的訂單,等到當前工程結束、對組件的需求減少之后,歐洲、美國等地區的新項目開建率還是有一些風險,具體的影響可能會在第二、三季度集中顯現。
不過,對于隆基、晶澳等增長勢頭強勁的企業而言,分析師指出,盡管二季度會受到海外疫情影響,但國內需求的復蘇、出口范圍的分散,可以有效降低海外疫情帶來的風險。
在一線光伏企業中,一部分公司面對突發疫情,抗跌能力不強,未能及時調控,去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加,但今年一季度凈利卻因疫情出現下滑,東方日升、陽光電源、通威股份、福斯特等公司均屬于這種情況。
具體來看,東方日升去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19.01%,增幅可謂亮眼,但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卻同比下跌了41.91%。
陽光電源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0.51%,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6.83%,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收入端有所下滑,不過券商分析師預測需求將遞延至二季度,帶動公司業績回暖。
此外,去年凈利潤同比增加的兩家公司,福斯特和愛旭股份(7.840, 0.00, 0.00%),一季度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8.31%和63.33%。福斯特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導致一季度膠膜銷量下滑,組件廠春節前備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季度公司銷量。
至于愛旭股份,公司的單晶PERC電池出貨量較大,而受疫情影響,單晶PERC電池價格持續下探。中銀證券指出,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海外光伏需求階段性萎縮,產業鏈現貨價格下滑明顯,這會對光伏產業鏈上的部分企業接下來的營收產生影響。
在喜憂參半的光伏行業中,協鑫集成站在承壓的一邊。一季度,協鑫集成營收、利潤雙降,其中營業收入14.22億,同比下降30.22%;凈利潤與同期相比則堪稱暴跌,下滑539.44%,凈虧損1.39億。
協鑫集成在公告中稱,業績下滑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國內擴散及疫情防控的影響,公司上游供應商復工時間普遍延遲,交通運輸受阻,原材料價格及物流成本上升,客戶訂單交付受阻。
類似理由也出現在了其他虧損企業的公告中,同樣出現高額虧損的中利集團,一季度凈虧損達到1.8億,同比下滑111.38%;兆新股份、億晶光電也出現了凈虧損。
光伏行業的兩極分化已經越發明顯,總體而言,頭部公司訂單充分、毛利率高,即便因為疫情影響短期轉跌,但受業績影響,股價迅速轉好;而二三線光伏企業在疫情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原題:光伏企業業績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