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業信用狀況年度報告(2020)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2020年7月 目錄 一、簡述 (一)編制情況 (二)數據歸集情況 二、能源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 (一)全行業信用狀況 (二)分行業信用狀況 (三)派出機構轄區企業總體信用狀況 三、與2018年相比不良信用記錄
能源行業信用狀況年度報告
(2020)
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
2020年7月
目錄
一、簡述
(一)編制情況
(二)數據歸集情況
二、能源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
(一)全行業信用狀況
(二)分行業信用狀況
(三)派出機構轄區企業總體信用狀況
三、與2018年相比不良信用記錄呈下降趨勢
(一)行政處罰方面
(二)黑名單方面
(三)合同違約方面
四、需重點關注的方面
(一)電力行業
(二)煤炭行業
(三)油氣行業
五、綜述
(一)相關建議
(二)展望與趨勢
能源行業信用狀況年度報告(2020)
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是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國家能源局電力業務資質管理中心(以下簡稱資質中心)積極推進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信用監管工作,取得新成效,為探索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能源監管機制打下了基礎。為全面精準反映能源行業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基于2019年能源行業信用信息數據,2020年上半年,資質中心組織中經網數據有限公司,編制形成《能源行業信用狀況年度報告(2020)》。
一、簡述
(一)編制情況
本報告依托能源行業信用信息平臺和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電力、煤炭、油氣三大行業81409家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分析樣本,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樣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互聯網輿情對能源行業市場主體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分析。首先,參照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方法,以基本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等為主要指標,從優良中差四個方面描述了能源行業總體信用狀況,包括全行業信用狀況、分行業(電力、煤炭、油氣)狀況和派出機構轄區企業總體信用狀況,并重點分析了信用優級企業狀況。其次,基于不良信用記錄(行政處罰、黑名單、合同違約),從地域、所有制和主營業務等幾個層面分析了電力、煤炭、油氣行業信用狀況。第三,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分行業強調了需重點關注的方面。最后,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相關建議,并就信用建設發展趨勢作了展望。
(二)數據歸集情況
1.企業數據歸集情況
本報告涉及的能源行業信用信息數據來源于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能源行業信用信息平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選取樣本企業81409家,較2018年增長0.28%,其中,電力類38025家,占能源行業市場主體總數的47%;油氣類25675家,占能源行業市場主體總數的31%;煤炭類17709家,占能源行業市場主體總數的22%(見圖1)。
圖1 能源行業市場主體占比情況
與2018年相比,煤炭、油氣類涉及的市場主體數量略有下降(見圖2),主要原因是剔除了工商注冊登記狀態中為注銷、吊銷、遷出等非正常存續經營的企業。
圖2 能源行業市場主體數量變化情況
2.不良信用記錄歸集情況
本報告不良信用信息包括行政處罰記錄1801條,黑名單10884條,合同違約記錄27215條。
行政處罰記錄是指企業被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出具的行政處罰記錄,分為安全類、市場類、環保類、其他類。安全類包括安全生產和建筑施工中產生的行政處罰;市場類包括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物價管理部門、稅務部門等實施的行政處罰;環保類主要來自生態環保部門和林業草原部門等實施的行政處罰;其他類主要是不包括在上述分類中的行政處罰,例如,來自交通管理部門的處罰等。本報告行政處罰記錄包括電力行業1133條、油氣行業163條、煤炭行業505條。
黑名單記錄是指失信被執行人、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安全生產黑名單、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涉金融黑名單、海關失信企業信息以及異常經營信息等。本報告黑名單記錄分為失信被執行人、市場經營類、安全生產黑名單三大類,其中,市場經營類進一步細分為:重大稅收黑名單記錄、企業異常經營、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企業異常經營按照異常原因進一步分為:未公示年度報告、未公示企業有關信息、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通過登記的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等四類。本報告黑名單記錄包括電力行業2383條、油氣行業1726條、煤炭行業6775條。
合同違約記錄是指企業因合同違約敗訴的裁判文書記錄。本報告合同違約分為能源業務類、施工安全類、施工違規類、環境問題類以及其他類違約。能源業務類主要指裁判文書中涉及能源供給等關鍵字的記錄,施工安全類主要指裁判文書中出現施工威脅人身生命安全等關鍵字的記錄,施工違規類涉及工程承包、建設、招投標等環節的違規,其他類主要涉及經濟方面,如拖欠賬款、勞務糾紛等。本報告合同違約記錄包括電力行業12045條、油氣行業2979條、煤炭行業12191條。
二、能源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
2019年,隨著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快速推進,信用信息歸集能力大幅提升,能源行業市場主體更加重視誠實守信、依法合規經營,總體信用狀況良好。
(一)全行業信用狀況
本報告對81409家能源企業進行了信用狀況綜合分析,信用優級、良級企業77153家,占能源企業總數的94.77%。信用差級企業數量2933家,占能源企業總數的3.60%。
電力行業信用優級企業數量和優級企業占該省企業總數的比值均排前列的省份是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煤炭行業信用優級企業數量和優級企業占該省企業總數的比值均排前列的省份是北京市、山東省、陜西省。油氣行業信用優級企業數量和優級企業占該省企業總數的比值均排前列的省份是山東省、安徽省。
(二)分行業信用狀況
電力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多集中在良級范圍內。其中,優級企業1788家,占電力行業所有企業的4.70%;良級企業34780家,占電力行業所有企業的91.46%;中級企業679家,占電力行業所有企業的1.79%;差級企業778家,占電力行業所有企業的2.05%。
煤炭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多集中在良級范圍內。其中,優級企業62家,占煤炭行業所有企業的0.35%;良級企業15223家,占煤炭行業所有企業的85.95%;中級企業564家,占煤炭行業所有企業的3.18%;差級企業1860家,占煤炭行業所有企業的10.50%。
油氣行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多集中在良級范圍內。其中,優級企業112家,占油氣行業所有企業的0.44%;良級企業25188家,占油氣行業所有企業的98.10%;中級企業80家,占油氣行業所有企業的0.31%;差級企業295家,占油氣行業所有企業的1.15%。
(三)派出機構轄區企業總體信用狀況
國家能源局18家派出機構所轄區域企業總體信用狀況良好,集中在良級范圍內(派出機構轄區企業總體信用狀況見附表1)。
電力行業信用優級企業1788家,其中,持證企業1436家,未持證企業362家。優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華北監管局、南方監管局、山東監管辦、華中監管局、浙江監管辦等轄區。差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東北監管局、華中監管局、華北監管局、河南監管辦、四川監管辦等轄區。電力持證優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南方監管局、山東監管辦、華北監管局、浙江監管辦、華中監管局等轄區。電力持證差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東北監管局、華中監管局、華北監管局、河南監管辦、四川監管辦等轄區。電力未持證優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華北監管局、江蘇監管辦、華中監管局、東北監管局、浙江監管辦等轄區。電力未持證差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山西監管辦、華北監管局、華中監管局、云南監管辦、江蘇監管辦等轄區。
煤炭行業優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山東監管辦、山西監管辦、西北監管局、華北監管局、河南監管辦等轄區,差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山西監管辦、貴州監管辦、華中監管局、云南監管辦、四川監管辦等轄區。
油氣行業優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山東監管辦、華東監管局、南方監管局、河南監管辦、華北監管局,差級企業占比較高的前五名是東北監管局、華北監管局、西北監管局、山東監管辦、華中監管局。
作者: 來源:國家能源局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