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向歐洲議會發表了歐盟年度國情咨文,再次重申了氣候行動的重要性,提議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從目前的40%提升至55%,并寫入歐盟法律以強制要求所有成員國遵守。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輿論認為,歐盟內部對氣候問題分歧嚴重,加之經濟陷入蕭條,推進“更嚴苛”的氣候行動面臨極大挑戰。12030年減排目標升
近日,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向歐洲議會發表了歐盟年度國情咨文,再次重申了氣候行動的重要性,提議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從目前的40%提升至55%,并寫入歐盟法律以強制要求所有成員國遵守。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輿論認為,歐盟內部對氣候問題分歧嚴重,加之經濟陷入蕭條,推進“更嚴苛”的氣候行動面臨極大挑戰。
1
2030年減排目標升至55%
歐委會指出,基于過去一年的研究和磋商,要在“平衡、現實和謹慎的基礎上”實現2050年氣候中和,需要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的水平減少50%—55%。“新目標是基于對社會、行業、經濟、環境等全方面影響做出的最低標準,只有未來10年加快減排腳步,歐盟才會更容易實現2050年凈零目標。”
馮德萊恩表示:“我們正在竭盡所能兌現承諾,即到2050年使歐洲在全球率先實現氣候中和,上調2030年減排目標是這一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我們將通過投資資源節約型經濟、促進清潔技術創新、創造綠色就業機會等,將歐洲變得更好。”
據了解,歐委會將在2021年6月之前完成“2030年55%減排目標”的立法,并對擬議中的《歐洲氣候法》進行修正,同時提出將新減排目標確定為歐盟在《巴黎協定》框架下的國家自主貢獻,計劃今年底前提交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此外,歐委會還打算修訂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加強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政策、收緊公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等。
彭博社指出,歐盟將從低排放運輸、綠色農業、清潔能源以及節能建筑這四個方面來推動2030年55%減排目標的完成。交通領域,到2030年, 歐洲地區車輛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至少減少50%,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運輸中的比重至少提高到24%。同時,歐洲將強制提高海運和航空領域低碳燃料使用比例,并確定氫能在重型運輸行業的重要地位。
電力領域,到2030年,歐洲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至少翻一番,在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將升至28%—40%。而煤炭消耗量將在2015年的基礎上減少70%以上,石油消耗量將減少30%,天然氣消耗量將減少25%,并取消化石燃料補貼。歐洲地區整體能源結構將變得更加綠色。能效方面,到2030年歐洲將實現32.5%的能源利用效率,通過建筑翻新、鼓勵改用可再生供暖解決方案、推廣智能家居等實現節能增效。
2
優先資助清潔技術和可再生能源
歐盟官網指出,為了確保2030年55%減排目標能夠獲批,將重新修訂可再生能源融資機制,旨在幫助成員國更輕松地獲得項目融資以及更便捷地推進合作和項目部署。
歐委會確定了資金投入的三大優先考慮領域,其中面向未來的清潔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為第一優先領域;第二優先領域是能源效率,特別是改善公共和私人建筑物的能耗水平;第三優先領域是創新能源技術,包括智能交通工具、智慧基建、大數據等。
馮德萊恩敦促各成員國政府優先使用歐盟經濟復蘇基金來促進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清潔交通的發展。
據悉,總量為6725億歐元的歐盟經濟復蘇基金,是“下一代歐盟基金”的一部分,后者旨在推動歐洲地區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并助力2050年實現能源轉型和氣候中和。“‘下一代歐盟基金’可以資助歐洲‘氫谷’的打造,為實現地區工業現代化,賦能可持續發展助力。”馮德萊恩表示。
根據歐委會此前發布的《歐盟氫能戰略》,歐盟將分三個階段發展氫能,首階段將在2024年前建成至少6吉瓦的“綠氫”項目;第二階段為2025—2030年,氫能將成為歐盟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多個區域制氫產業中心——“氫谷”落成;第三階段為2030—2050年,重點研究氫能在能源密集型行業的大規模應用。
路透社指出,歐盟上調2030年氣候目標的決定,將進一步促進歐洲地區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和部署,如果55%的新目標最終寫入立法,預計2021—2030年期間,歐洲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將額外增加至少3500億歐元的投資。
3
業界擔憂新目標過于嚴苛難推進
不過,彭博社同時指出,歐盟推進更嚴苛的減排目標面臨很大挑戰,因為這不僅將強制要求部分成員國加速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同時會令汽車制造商面臨更嚴格的污染標準和排放法規,甚至歐洲民眾都可能因此被迫“少吃肉制品”。
事實上,歐盟議會環境委員會成員此前曾呼吁,將2030年減排目標提高至60%, 但當前55%的目標都可能面臨來自部分東歐國家的“抵制”。以波蘭為代表的一部分東歐成員國明確表示,會持續抵制這一“不切實際”的減排目標。
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的環境部長7月時曾致信歐委會, 要求新的2030年氣候目標“腳踏實地”,同時要考慮到遠離化石燃料的社會可能面臨的環境和經濟成本效益。
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同樣對新的減排目標表達了不滿。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歐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協會(CLEPA)以及部分汽車制造商日前紛紛表示,歐盟目前充電基礎設施的數量不足以支撐新氣候目標的實現,應該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
CLEPA指出,歐盟2025年設立100萬個充電站點的目標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去年,歐盟電動汽車銷量翻了一番,但充電站點的數量只增長了58%。
ACEA總干事Eric Mark Huitema強調:“政策制定者不能盲目制定目標,如果沒有配備必要的扶持和鼓勵政策,那一切都是空談。”
作者:王林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