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政府公布一份法律草案稱,將加快交通領域低碳轉型步伐,計劃在2026年前,保證德國交通領域中使用的燃料有14%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同時,在2030年前航空領域所用燃料中也需要混合2%的零碳排可再生燃料。據悉,這一法律草案是德國首次對航空領域燃料做出減碳規定。而除了德國之外,截至目前,法國、挪威、芬
日前,德國政府公布一份法律草案稱,將加快交通領域低碳轉型步伐,計劃在2026年前,保證德國交通領域中使用的燃料有14%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同時,在2030年前航空領域所用燃料中也需要混合2%的零碳排可再生燃料。據悉,這一法律草案是德國首次對航空領域燃料做出減碳規定。而除了德國之外,截至目前,法國、挪威、芬蘭等國也已出臺航空領域的減排政策。歐盟正在加快航空領域的低碳轉型進程。
歐盟多國出臺航空減碳目標
今年9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將進一步提高減碳目標,到2030年,將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的縮減幅度從40%提高至55%,并表示將強制要求歐盟成員國遵守這一規定,而交通領域則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根據現有規劃,歐盟委員會將在明年1月前就航空燃油混合可再生燃料這一議題進行立法。事實上,歐盟多國已經開始行動。
根據德國最新發布的法律草案,德國不僅將擴大可再生航空燃料的應用,更將在2026年后要求交通領域完全禁止使用棕櫚油。德國環境部表示,德國將加大可再生能源合成航空燃油的產能,同時也會要求德國航空業降低對植物燃油的依賴,降低棕櫚油生產對貧困國家造成的食物短缺等不利影響。
路透社撰文稱,上述法律草案的出臺是德國對于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回應,因為交通領域是德國目前唯一一個碳排放沒有在1990年基礎上有所降低的領域。
同時,根據法國政府發布的減碳路徑圖,法國將要求航空業從2022年起在燃油中混合1%可再生燃料,并在2025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2%,到2050年的目標則是將這一比例提升至50%。
另有挪威作為歐洲最早提出降低航空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之一,計劃從今年起要求在航空燃油中混合0.5%的生物燃料;芬蘭則宣布將在2030年前在航空燃油中實現30%的生物燃料混合比例。
生物燃料受青睞
隨著歐盟各國加快推進航空領域低碳轉型的立法進程,歐洲各大可再生燃料生產商甚至傳統煉油商都已瞄準了這一機會,趁勢加大生物航空燃料的產能。
據市場研究機構阿格斯報道,近日,英國可再生能源企業Velocys宣布將開發歐洲首個垃圾制可再生航空燃料的工廠。歐洲最大的可再生航空燃料生產商芬蘭Neste公司則宣布擴充其位于新加坡的生物燃料工廠的產能,將其年產能從目前的10萬噸提升至100萬噸,這一計劃預計將于2022年完成。該公司同時計劃在荷蘭的鹿特丹新建一座生物航空燃料工廠,年產能為45萬噸。
與此同時,歐洲地區的煉油廠商也加快了向生物燃料轉型的步伐。據油價網撰文稱,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柴油的消費需求走低,傳統煉油廠商利潤持續下跌,為此,歐洲的傳統煉油商們普遍在尋求新的出路。9月下旬,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宣布,將在2024年前將旗下煉油產能為9.3萬桶/日的Grandpuits煉廠轉型為生物燃料煉廠,年產量最高可達17萬噸。而瑞典煉油商Preem則宣布,將取消兩座傳統煉油廠更新設備的計劃,并表示將更加專注于可再生柴油以及航空燃料的生產。
有行業專家指出,目前,生物合成航空燃油的成本約為普通化石能源的4倍以上,但隨著大量廠商向生產生物航空燃料轉型,這一成本將出現大幅下降。
減碳挑戰依然巨大
對于歐盟以及各國政府公布的減碳政策,歐洲航空業也做出了回應。據行業咨詢機構標普全球普氏消息,歐洲航空行業協會“航空運輸行動組織”日前表示,全球航空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在2050年降低50%以上,整個行業將努力在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
“航空運輸行動組織”負責人Michael Gill指出,航空業早在10年前就已經承諾將在對抗氣候變化方面做出努力,現在航空業已有能力制定相應減排路線圖。
英國航空行業機構Jet Zero的理事會也表示,將加快推進使用生物燃料飛機的研發。同時,英國行業協會組織Sustainable Aviation成員宣布將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并將推動可再生航空燃料的研發。
不過,“航空運輸行動組織”同時強調,目前航空業尚缺乏成熟的減碳技術,對于全行業來講,減碳仍面臨技術挑戰。
與此同時,可再生航空燃料的供應問題也引發了業內討論。盡管全球諸多大型煉油廠商都宣布將提升生物燃料的產能,但航空領域對生物航空燃料的需求一旦爆發式增長,市場很可能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國際航空交通協會主管Robert Boyd的話稱,2019年,全球各大航線航空燃料的消費總量約為3400億升,但目前可再生航空燃料總產能僅為5000萬升左右,供需差距顯著,加上可再生航空燃料的生產成本遠高于化石燃料,快速提升產能的前景不容樂觀。
但阿格斯分析認為,根據目前各煉油廠商增加可再生航空燃料產量的計劃,可能會縮小航空領域可再生燃料與化石燃料之間巨大的成本差距。然而,這一轉型成功與否,仍將取決于因新冠肺炎疫情大受打擊的航空燃料需求是否能夠恢復。
根據國際航運交通協會最新發布的預測,今年歐洲交通運輸量預計同比將下降66%,恢復速度不及預期,短期內歐洲航空業燃料需求的恢復前景仍處于未知。
作者:李麗旻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