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是風光資源富集地,近年來該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在轉型發展中打出了一張新能源牌。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白城市新能源裝機近570萬千瓦,占比達到75%,其中風電裝機383.5萬千瓦,占吉林省總量的高達約2/3;光伏裝機則為186萬千瓦。不僅如此,白城還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光伏領跑基地。如今,當你走
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是風光資源富集地,近年來該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在轉型發展中打出了一張新能源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白城市新能源裝機近570萬千瓦,占比達到75%,其中風電裝機383.5萬千瓦,占吉林省總量的高達約2/3;光伏裝機則為186萬千瓦。不僅如此,白城還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光伏領跑基地。
如今,當你走在白城,風力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板與藍天白云相伴的畫面已經很常見。在吉林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白城又提出了打造“中國北方氫谷”的戰略構想,致力于利用風光“齊舞”的新能源發展優勢,“氫”盡所能,綻放出最美城市生態。
風光無限
氫源無憂
白城地處松嫩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端,土地廣袤平坦,歷史上形成的大片鹽堿地、荒地和未利用地為新能源規模化開發提供了足夠的用地資源,并且土地成本低廉,在全國同類項目建設中具有比較優勢。
據吉林省白城市能源局副局長田秀華介紹,預計到2020年底,白城市新能源裝機將達到600萬千瓦,還有近3000萬千瓦資源有待開發。與此同時,該市地處吉林省西北部,毗鄰黑龍江和內蒙古,為區域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記者了解到,2018年,白城開始謀劃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提出建設吉林西部重要能源基地的發展戰略。吉林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建設“白城國家級高載能高技術基地”、打造“中國北方氫谷”上升為省級戰略。至此,白城開啟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氫能時代”。
目前,白城市政府已與一汽解放、佛吉亞、長春旭陽集體簽署氫燃料電池及汽車框架協議;2019年,在洮北風電場開展了風電動態電解制氫試驗,規模為50標準立方米/小時,氫氣純度達到99.999%;今年,又在白城市工業園區部署了國內首個新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
價格媲美汽油
公交率先開跑
據田秀華介紹,在制氫模式上,白城主要采用“新能源制氫輕度并網”方式。
其中,風能制氫以年1萬噸氫氣為一個單元,配備風電容量25萬千瓦,其中5萬千瓦并網運行,20萬千瓦離網運行,匹配相應的儲氫、運氫、加氫站等設施,加氫站氫氣價格2.89元/立方米;
光伏制氫則以年產6000噸氫氣為一個單元,配備光伏電站容量30萬千瓦,其中6萬千瓦并網運行,24萬千瓦離網運行,匹配相應的儲氫、運氫、加氫站等設施。測算投資利潤率為12.28%,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9.51%。
“總之,無論是風能制氫還是光伏制氫,加氫站銷售的氫氣價格每公斤約達35元,目前和汽油相比,具有競爭力。”田秀華說。
就在10月21日,白城市舉行了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交接儀式。根據計劃,15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近期將在白城市區客流量比較大的102路線投入運營。屆時,白城將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擁有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的城市。
東北地區嚴寒季節漫長,氫燃料電池汽車不僅節能、環保,相比較于電動汽車,在續航和寒冷適應性方面也是優勢明顯。
“電動公交每充一次電只能跑200公里;而氫燃料公交加一次氫,約可跑400公里,續航里程高出一倍。不僅如此,東北嚴寒天氣較多,天一冷電動公交電池衰減更加明顯,今后用了氫燃料公交車,這些顧慮都不會有了!”白城市公共汽車公司黨總支書記、經理連曉晶對記者說。
四大舉措
打造“北方氫谷”
談及白城市下一步的氫能產業發展重點,田秀華告訴記者:“首先,要推動白城—長春氫能走廊建設;其次,爭取白城清潔能源制氫列為國家級示范;第三,在白城率先開展天然氣摻氫國家級試點;最后,要組建吉林省城市群申報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
“我們計劃落實加氫站建設和氫能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依托長白高速公路,與現有加油站結合建設加氫站,開通長春—白城氫能大巴專線,逐步置換現有的燃油城際客車,長春、白城和沿線城市的公交車逐步更新為氫能公交車。”田秀華說。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規劃城市、大興安嶺南麓特困扶貧片區,白城發展氫能產業,變清潔能源優勢為振興發展優勢,對于東北地區乃至“三北”地區的產業轉型與脫貧致富,都具有極強的支撐帶動、引領示范效應。
“我們將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將白城作為全國清潔能源制氫示范項目,給予重點扶持。同時將利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從白城穿過的便利優勢,積極爭取白城市承接國家開展天然氣摻氫試點工作,該管道預計明年10月建成。”田秀華進一步介紹。
據悉,未來,白城還將牽頭打造全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建設占地1.2萬畝的氫能產業園區,加快建成“中國北方氫谷”。
作者:張勝杰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